第6部分(第2/4 頁)
變成孤家寡人。
1214年春天,諸路蒙古軍在中都城下會師。蒙古諸將建議乘勝攻克中都,成吉思汗沒有答應。他認為目前中都城堅兵眾糧食多,時機尚未成熟,不如四處搶掠,繼續消耗金朝的人、財、物力,等將它耗成一個空架子,再輕而易舉地拿下中都。
二月,他派人進中都迫使金宣宗議和犒師。金宣宗立即召集文臣武將到尚書省商討議和之策。術虎高琪頭腦一發熱,愣是要孤注一擲率軍衝出城去把蒙古人殺個片甲不留。平章政事、都元帥完顏承暉趕忙力勸說:“(術)虎哥,千萬不要衝動!大金國祖宗社稷安危,全在此一舉,一定要想好了再作決定。現在我軍士氣低迷,他們的老婆孩子多在附近諸州,士兵身在城裡心在外。萬一打了敗仗,必定都偷跑回家去找老婆孩子去了;就算打了勝仗,說不定也會偷偷溜號回家去。不如先派使者去與鐵木真議和,等蒙古大軍退回草原,咱們再徐圖中興大計。”
說實話,這個建議的確是挺窩囊喪氣的。然而事實證明完顏承暉絕不是一位貪生怕死之徒。他不敢開城與蒙古軍死磕是因為他清醒地認識到:自己這支戰無不敗攻無不潰的金軍根本不是蒙古鐵騎的對手。出戰純屬無異於去找死,一旦中都失守,金國就一敗塗地,徹徹底底地GAME OVER了。
金宣宗巴不得蒙古人趕快滾蛋。只要蒙古人速速地滾出去,給多少錢朕都沒問題。他當即同意了完顏承暉的建議,決定派使者去議和。派誰去同兇悍的蒙古人談判呢?這種棘手差事誰都不願意接。說白了談判就是去討價還價。給少了,強悍的蒙古人不幹;給多了,皇帝不高興。這種兩頭不落好、弄不好就得罪人的苦差事兒,誰願意去?沒辦法了,金宣宗依據“誰主張,誰出使”的原則,委託完顏承暉為議和使者去與蒙古人談判。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岐國公主
貞祐三年(1215年),金頂大帳外怯薛軍列隊,紅旗招展,彩旗飄飄,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完顏承暉在怯薛歹的引領下,帶著兩位副使走向大帳。成吉思汗正中高坐,將領們分列左右。
完顏承暉叩拜:“金國使臣都元帥兼平章政事完顏承暉進見蒙古國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愛惜人才的老毛病又發作了,趕緊恭恭敬敬地離座,扶起完顏承暉:“元帥快快請起,久仰大名,你和胡沙虎、術虎高琪之流不同,是金國裡為數不多值得敬重的敵人之一,請上坐!泡好茶!”
“謝可汗!”完顏承暉坐下。
成吉思汗回到座位:“為了議和,我三次派人去中都,今天完顏都元帥親臨我的大帳,一定是有好訊息告訴我了?”
“我朝百官共議,聖上定奪,欲與大蒙古國締結和約,永世盟好!”
成吉思汗笑道:“你們總算有了答覆,你們女真人在中原轎子坐久了,辦起事來就趕不上我們騎馬的痛快了!哈哈……”
“事關大金江山社稷,自然要反覆斟酌。”
“我清楚!你們一定是在疑惑,三年前你們兵力強盛,我拒絕議和;三年後,你們國力虛弱,我的兵馬由十萬增加到數十萬反而主動議和,其中必有奸詐!嗯?”
完顏承暉臉上掛著禮節性地微笑,答道:“眾說紛紜,情有可原。”
成吉思汗大笑著坐了下來:“告訴你個機密——我累了!”說罷又笑。完顏承暉正襟危坐。
成吉思汗止住笑說:“女真人入主中原,滅遼國打宋國,我們蒙古人在草原上安安生生地放牧,招誰惹誰了?你們的熙宗皇帝無故殺死我們的先祖,逼迫我們臣服不算,每三年還到草原上去減丁一次,屠殺我蒙古百姓。那個衛王永濟還揚言要趁我赴邊境進貢歲幣之時。把我釘在木驢上,真是欺人太甚!所以我才興兵復仇!現在他願意議和,很好,讓我們看看貴國的誠意吧!”
完顏承暉不卑不亢地說:“為了表示誠意,聖上特意下旨願意獻出公主給成吉思汗作妃子,效法漢昭君出塞之先例,以結秦晉之好。”
成吉思汗:“嗯,很好!那麼,對於我的這些苦戰了三年的將領們,貴國想怎樣平息他們的憤怒,撫慰他們的辛勞呢?”
完顏承暉:“我國準備為公主陪嫁童男童女五百人、採繡之衣三千套,另戰馬三千匹以補償貴軍軍馬之缺損,金銀珠寶、玉帛什物一百車,以滿足貴軍回國路上不時之需!”
“好吧!”成吉思汗站起來,親熱地摟住完顏承暉的肩膀。“公事就算辦妥了,咱們輕鬆輕鬆!”
點將臺上置一桌子,桌子上擺著酒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