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2/4 頁)
。”
郗道茂捶著自己的後腰,“看來我只有等他們成親的時候才能見到弟妹了。”
崔氏替女兒揉著後背:“這兒酸?”
郗道茂哼哼了幾聲,“阿母你用力點。”揉得她好癢。
崔氏翻了一個白眼,甩手讓丫鬟去給她揉腰,“給你揉,你還得寸進尺來著!”
郗道茂嘻嘻一笑,摟著崔氏的腰,“阿母,你有沒有跟阿父說,讓他這次外放帶著你?”
崔氏道:“我不去了,我去了阿乞的親事怎麼辦?”
“阿乞不是三年後才成親嗎?”郗道茂問。
“是三年後成親,可聘禮、蓋新房、準備宴席,哪樣不是事?”崔氏說:“當年你成親,我就足足忙了一年,你還只是嫁人,阿乞現在是娶正妻入門。”崔氏搖頭見女兒一臉抑鬱,心頭一暖,還是女兒貼心,“我跟你阿父都老夫老妻了,一輩子都這樣了,也不用想太多了。”
郗道茂也知道阿弟是父親唯一的嫡子,現在郗家的地位跟她出嫁的時候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郗恢的婚事要是出了一點差錯,郗家就成了整個上流社會的笑話了。“等我生完孩子了,我就過來幫你。”郗道茂說。
“你啊,好好照顧你郎君和孩子就是了,不要老想著孃家。”崔氏笑著說,“我聽你阿父說,子敬想要外放?”
郗道茂有些無奈的點點頭:“他一直想外放,不過每次都耽擱了下來,希望這次能走成。”
“那你怎麼辦?”崔氏問道,“你肚子都這麼大了,難道還跟著他去任上不成?”
郗道茂搖了搖頭:“當然不是,等我坐完月子之後,他再來接我。反正就算我沒懷孕,他也不可能馬上帶我去任上,總要先過去打點一番。”
崔氏道:“外放也好,子敬年紀還輕,先出去熬個幾年資歷,將來不愁沒大前程。”
“是啊,我也是這麼想的。”郗道茂笑盈盈的點頭。
因為郗曇在建康的時間不多,故郗陸兩家在達成默契之後,郗曇請了謝安當媒人,先把婚事敲定了下來,定好三年後成親之後,郗曇才匆匆離開。至於桓濟青幽刺史的位置,則有謝家的謝玄接替。郗恢訂親之後,再次回到了京口軍營,不過他身上多了一個官職——北府軍長史。雖說只是一個七品小官,可郗恢畢竟才十五歲而已。在郗恢訂親後的第三個月,趙家也把趙靈妃送給了謝安的一個侄子為妾。
崔氏在郗曇和郗恢離開建康之後,被王獻之接到了王家住下,因為郗道茂快生了。這日閒暇無事的時候,崔氏同女兒閒話的時候,說起這件事,她也是無意間聽說這件事的,“聽說在冀州當別駕,歲數也不大,才二十七八歲,正室夫人還留在建康,你大嫂也算是盡力了。”畢竟趙家不是茂姓,趙靈妃既是庶出,又沒嫁妝,能加入高門謝氏,也算是她的福氣了。
一個二十七八歲、一個才十三歲,要是成親早一點,說不定自己孩子都比這個小妾大,虧這男人也下得了手,郗道茂不以為然。不過古人大多有戀童癖,不然怎麼會有“婷婷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一樹梨花壓海棠”這種詩句出現呢?就算在近代,還不是又很多偉人娶的繼室都比自己同原配生的孩子小呢!
崔氏喝一口茶後問:“子敬外放的事情定好了吧?”
“還沒有呢。”郗道茂提起這件事就滿臉笑容,“子敬說朝裡暫時沒空缺,要再等等,聽說最晚半年就能定下來了。這樣等他安頓好來接我的時候,孩子都差不多能滿週歲了,帶過去也方便。”本來郗道茂還以為起碼要跟王獻之分開一年半呢。
“這樣最好。”崔氏也鬆了一口氣。
郗道茂第二次懷胎的時候,受了不少罪,可生產的時候,卻比第一胎要順多了,不過大半天功夫,就生下來一個白白胖胖的小肉墩。王獻之還沒有等兒子滿百日,就因為公事調動,匆匆去了吳郡當司馬。這麼一來,崔氏就更放心不下女兒和剛出生的小外孫,就乾脆一直留在王家照顧著女兒,直到半年後王獻之派人把妻子和兒子接走,她才鬆了一口氣。
在送了女兒上船後回家的路上,崔氏對陪著她來的周氏笑言:“別人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家這盆水好像永遠都潑不出去,都二十多歲了、生了兩個孩子了,還像沒長大一樣。”她嘴上說著,臉上卻滿是寵溺的笑容。
周氏心裡也羨慕自家小姑有親孃照顧,不像自己親孃很早就死了,她笑道:“阿渝那是敬愛著叔母,才會事事都聽叔母的,之前您不在建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