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第3/4 頁)
軍對決,兵連禍結,無論誰勝誰負,最後也肯定要再多死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人。則寧道奇又於心何忍?那倒不如犧牲李世民,犧牲李閥,讓瓦崗軍得以儘快統一天下。對天下億萬蒼生而言,這樣做才是最好的選擇。
此外,李閥太原起兵,閥主李淵接受了突厥的支援,被突厥冊封為可汗。從這個角度來說,李閥和郭子和、劉武周、梁師都等同樣接受突厥冊封的勢力沒有什麼分別,都屬於突厥走狗。寧道奇站在中原的立場上,對此是從來都頗有微詞的。只不過師妃暄和了空都辯解說等到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就會和突厥一刀兩斷,所以寧散人才暫時不多說話而已。相比之下,陳勝領導下的瓦崗軍則和突厥毫無關係,清清白白,自然更能入得寧散人的法眼。
慈航靜齋和淨念禪院拉攏寧道奇支援,還有一個重要理由。那就是李閥將要修改家譜,攀扯老子為先祖,並非從此承諾三教之中,以道為先,儒佛皆在其後。可是寧道奇從來不愛老子的認真,只愛莊子的恢奇。一生追求者,乃是超脫成敗得失,是非譭譽的大逍遙大自在。對於世間究竟道為先抑或儒為先,寧散人並不太看重。
兼且自漢武帝以來,主流社會就以儒術獨佔鰲頭,佛道皆在其後。天下世家望族,文人士子,都是憑儒術傳家,更以儒術治國。突然間說要改成以道家黃老之術治國,天下人心如何能平?如何能服?假如當政者一意孤行的話,無非又是一場腥風血雨罷了。寧道奇更不願意看見這種情景出現。
寧散人不但武功高,智慧也高。靈臺清明,不受塵染。妄想用名利引誘他為李閥做事出力,根本是從一開始,便已經打錯了主意。看破方能放下,放下才得逍遙。故此寧道奇終於大徹大悟,打破執著,及時抽身。如此所為,證明他始終不愧為當世頂尖的大宗師,令人好生相敬。
當然,這個“令人好生相敬”,是站在陳勝——或者說瓦崗軍的立場上而言。站在李世民和了空的立場上,則毫無疑問,他們只會對這種背叛的行為深感切齒痛恨。可是過於沉重的精神打擊,卻甚至讓他們連憤怒痛恨之情也生不起來了。沮喪、絕望、失落、茫然……滿滿地充斥其心,霎時間,了空和李世民都是腦海內一片空白,如泥塑木偶般呆呆站在原地,動彈不得。
陳勝收回送別寧道奇的目光,轉身過來,向了空和李世民瞥了一眼。隨即冷笑兩聲,毫不猶豫地舉起手掌中長矛,猛然如閃電般脫手飛擲,正是今天的第二次“天外飛星”!剎那之間,那種空間扭曲,寂靜無聲的詭異情景再現塵寰。了空陡然從迷惘失落之中驚醒過來,本能地要出手抵禦——卻那裡還來得及?
說時遲那時快,漫天骨肉碎屑混合在殷紅血霧當中噴薄飛灑,了空厲聲慘叫,右半邊身體被激烈迴旋的長矛硬生生挖去了一大塊,甚至連整片肺葉都被徹底絞成粉碎,當場就向後仰天倒下。可憐百般籌謀,最終歸於無用,了空了空,至此方才一了百了,萬事成空。
長矛餘勢未衰,更筆直指向李世民。可憐這位未來的唐太宗本來已經身受重傷。黃臺之瓜,何堪再摘?赫然連哼都沒能哼出半聲,就此被長矛穿顱而過,整個腦袋徹底爆散成肉醬,當場暴斃。緊接著,又聽得“轟~”一聲悶震。“天外飛星”的最後餘勁,徹底發洩在城門之上。重達千斤,堅固厚重得連現代rpg火箭炮也沒可能轟開的城門,赫然被炸出了個巨大缺口,門板更向後移開了足足一丈有餘。情景觸目驚心!
首領被殺,對在場一眾黑甲精騎和淨念禪院僧兵們而言,又是另一次沉重打擊。有人茫然不知所措,連自己該做什麼都不知道了;有人士無鬥志,意欲放下武器逃命;有人兇頑不靈,企圖飛蛾撲火,為了空和李世民報仇雪恨。但未等他們有任何動作,雷霆般的密集馬蹄聲已然動地而來,卻是秦瓊和獨孤策兩人分別率領大隊騎兵趕到了。兩人看見如此情景,均感大喜過望。當即指揮士兵,對黑甲精騎和淨念禪院的僧兵們展開清剿。投降者尚能免死,意圖反抗者則一概格殺勿論。
陳勝徐徐吐了口氣,也不管身外事情了,丟開還未用完的長矛就地坐下,一面調息回氣固本培元,一面把注意力集中在胸口的骷髏紋章之上,檢視自己在這一戰當中的收穫。
“競技者ch—99279838號,你成功擊殺了特殊劇情人物李靖,你獲得了通用點2000點。你成功擊殺了特殊劇情人物紅拂女,你獲得了通用點2300點。你成功擊殺了特殊劇情人物尉遲恭,你獲得了通用點2000點。你成功擊殺了特殊劇情人物陳長林,你獲得了通用點2000點。你成功擊殺了特殊劇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