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部分(第3/4 頁)
把持住南朝最北之城的軍權。
時而面對北方極目遠眺,候武心底裡總是不以為然的,他在洛都龍武衛中當差三年半,其時天下太平,南朝和北方,西方並未有過什麼大戰,候武甚至連一個真真上過沙場的軍士都沒見過,唯一和他親近些的,便是剿北大將呼鐵。
呼鐵屯兵於望月城以北三十里的原野大營,為了補給大軍,偶爾會帶領隨從到望月城中採買軍需,候武便會藉機與其攀談,打聽一些戰場上的內幕,呼鐵為人性格沉穩,毫不浮誇,說話時也都是有一說一,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戰法戰陣便提的少了,說的最多的,還是蠻子如何欺凌南朝的百姓,燒殺掠奪。
候武聽了兩三次後,心下便在犯疑嘀咕,“他總說敵軍有多兇有惡……難道是懼怕人家不成?”要不然……楊宗志帶兵攻打鳳凰城之際,呼鐵為何又會帶領八萬大軍返回望月城,他若不是怕死的話,如此好的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擺在眼前,候武不相信呼鐵會看不見。
帶兵殺進鳳凰城,一舉搗毀北方四國的首腦,甚至將城內殺得血流成河,屍橫遍野,再回到南朝,那將是何等的尊貴榮耀?在候武的心底,認定呼鐵是個貪生怕死之輩,徒嘆自己沒有一個恰當的好時機。
倘若他是呼鐵的話,絕對不會臨陣脫逃,更加應當身先士卒,第一個衝進突厥國的王宮,殺掉固攝,玩遍他身邊所有的女人,這才是英雄男子漢行徑,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大刀砍人,也……大被同眠。可惜他只是個小小的守備官,說好聽些,駐防一城守備,說不好聽些,僅在這北郡,便有十二個身份與他不相上下的守備官,人人都可能最後踩在他頭上去,候武自覺空有一番大志向,而無施展拳腳的舞臺。
這一回……蠻子四國果然又來了,還未踏過陰山,北郡便陷入一片風聲鶴唳,人心惶惶的局面,逃難的,變賣家產的,乃至賣兒賣女的,比比皆是。候武一邊隨同知事大人安撫民心,一邊緊急調令佈防,暗暗做好了準備,只等蠻子一到,便會迎頭痛擊之。
哪裡想到……蠻子壓根還沒打到望月城,便在陰山的火龍村被楊宗志派兵截住了,候武在望月城中收到訊息後,曾經派了探馬前去打探虛實,探馬回報,蠻子萬餘多人,被義軍截在陰山腳下,合圍了起來,候武一聽,心底便開始急切擔憂了,他擔憂的不是義軍能不能戰勝蠻子,而是本可能份屬自己的頭一功,被那夥來歷不明的義軍搶走,會害的他什麼也得不到。
果不其然,第二路,第三路探馬先後來報,一會說兩邊戰的旗鼓相當,殺得難分難解,一會又說……義軍高奏凱旋,大勝而歸,而蠻子兵的兩員先鋒虎將的屍首,被義軍手下用竹竿挑起,高高懸掛在烏拉山下,候武聽得傻了眼,氣得跳腳亂罵。
義軍是一夥什麼人,不過是山賊強盜和泥腿子組成的烏合之眾罷了,就是這麼一群毫不起眼的土漢子,竟然也能將蠻子殺得大敗而歸,候武更加篤定自己先前的判斷,蠻子兵看來不過爾爾,而那呼鐵……顯然是小題大做,被蠻子的騎兵嚇破了膽啦。
因此等不到一兩日,候武便再也按耐不住,心想與其再這般等待,還不如就勢主動出擊,萬一蠻子士氣低落,不戰而退的話,那可就得不償失了,他在望月城中磨好了利刃,盡等蠻子前來一一引頸就戮,人家要是不敢前來,對他來說損失太大,眼下距離年關很近,今日天氣稍好一些,他便帶領手下,殺出城來,直朝陰山外側的蠻子軍營奔去。
跟隨候武的偏將們,大多是候武從洛都帶來的子侄和親屬,平日裡耀武揚威,別說見過真個的蠻子,便是聽人說起都是極少,因此他們個個信心百倍,跟在候武的身後,吆喝著衝進了烏拉山,闖入了窄窄的山道。
烏拉山的斷壁原是山脈的一部分,兩岸陡峭,極為險峻,昔年有商人遊走在列國間,為了行路方便,就在山嶺上鑿出了過路的山道。到了後來,北方四國頻頻往南出擊,這裡地勢艱險難行,時而有得意忘形的騎兵,連人帶馬跌下山崖的慘劇發生,輜重更加難以透過,阿史那木可汗下定決心,派數萬大軍開鑿山崖,歷經十多年,活生生的在山脈中,挖出了一道長達幾里的山澗。
這山澗又細又窄,頭頂是一線天,兩岸是高高的山崖,候武帶兵路過這裡,望著頭頂看不到巔的冰冷山壁,不禁人人心頭自危,泛起森然凜凜的懼意。山壁上的雪水化凍,順著岩石不斷淌落下來,馬蹄踩在亂石中,簌簌的亂響。
候武的心中禁不住也微微的煩亂,馬蹄聲在山壁間來回震盪,他大吼道:“再快一些,千萬不可往上看,殺出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