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3/4 頁)
許多叢林法則的自然屬性。改變為以人的意志為主的客觀事實。例如:人能改變植物、動物的物種,生存條件、環境,也可以決定它們的生死狀況,人為地改變了叢林法則的自然屬性。這就是叢林法則的社會屬性。人也可以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生存條件以及環境、生死存活狀況等。
一棵偉岸的大樹,長在叢林中。它的頂端極力向上,以尋求最多的陽光雨露;它粗大的的枝幹儘可能地佔領著空間,以呼吸最新鮮的空氣;它的根系極盡繁茂,以汲取大地最多的精華。然而,在大樹旁邊,幾棵瘦弱的小樹卻在生存的邊緣掙扎,它們枝幹細脆,葉片已接近枯黃。小樹憤怒地盯著大樹:“你已經足夠強大。為什麼還要限制我的生長?”大樹漠然地看了它一眼,冷淡地說:“對於我來說,你的生長永遠是個威脅,這就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是它最典型的特徵。”自然界中存在叢林法則是必然的。因為。整個自然界的生存資源在總數上是有限的,為了生存和繁衍後代,自然就會出現有我沒你、有你沒我的競爭,實力不夠的生物只好被淘汰,成為生物鏈上上一級生物口中餐。俗話“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淤泥”就是對這一現象最通俗的描述。
叢林中,不僅僅只有血肉模糊的弱肉強食,互利互惠也是叢林法則的重要組成,和其他生物合作未嘗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魚類和雞類的群居可以壯聲勢,以避免出現被強者全體消滅的慘境;一隻狼面對更強大的對手或許勢單力薄,而一群狼則天下無敵,誰也惹不起。可見,互利互惠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更好的資源,是為了達到一種共贏的局面。叢林中的強弱位置不可能永遠不變。你只有抓住一切機會,磨練意志,鍛鍊身體,才能在競爭中獲勝。
但是也有人認為叢林法則不是完全適用於人類社會,因為畢竟人類社會不同於無序競爭的原始叢林,人類社會是智慧生物構成。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人與人之間不會一直停留在弱肉強食狀態,強權就是真理在人類社會是行不通的,即使暫時存在也是不能長久的,因為人類不同於低等生物,人類強者或者弱者也都是暫時性狀態,人與人之間也應該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有權享有天賦的人權。叢林法則只是人類社會的所謂強者們以及甘願被欺凌的弱者們用來欺騙自身的說法,這種說法可能會欺騙多數人,也可能長時間的欺騙少數人,但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人。而人類在自然界,作為食物鏈頂端的智慧生命,更加不可以完全遵照叢林法則,因為從地球生態上來看如果完全按照叢林法則發展行事,那麼人類為了自身的發展可以無限攫取地球資源,那麼這樣最終會毀滅自然界,進而反過來會影響到人類自身生存,也就是叢林法則會毀了人類自己!
角逐天下,惟強者為尊。在社會叢林中,只有競爭做強者,才能任意發揮,才不至於被人踐踏。
武王伐紂後立周,不僅佔居了商朝的原有領土,還揮師征服了周邊的許多小國。為了牢固地控制這大片領土,武王把土地分封給同姓宗親和功臣謀士,讓他們在自己的領土上建立諸侯國,一方面守護著周王朝的安全,另一方面,各諸侯國君還必須向周王進貢。諸侯中如有不服者,都要受到嚴酷的懲罰,周王室為此還建立了專門的懲治機構。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陸續滅掉東方六國,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君主制國家。然而,秦之滅六國統一天下,並不是單憑兵力上的優勢取得的,而是和當時的整體形勢、民心所向、一直以來的準備、秦國的實力、秦王嬴政的策略等都是分不開的。這一切都是秦為爭霸天下所做的準備,都是秦爭霸天下的必要條件。正是因為這些,東方六國才無力抵禦秦軍的進攻,秦才得以統一天下。在非洲大草原上,雖說動物的種類繁多,但只有兩大類,一類是食草的,一類是食肉的,食肉動物處於食物鏈的頂端,食草動物處於中間。這兩種動物哪一種過的更安逸更舒適呢?顯然是食肉動物,獅子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在睡覺休息,用於捕獵的時間很少,因為肉類的營養豐富,熱量高,吃一頓能頂好幾天。而那些食草動物,特別是那些體型大一些的,則是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進食,否則就滿足不了身體的需要。食草動物辛辛苦苦吃了半天,好不容易長了一點肉,最後弄不好還是成了獅子、獵豹、鬣狗的盤中餐了。這就是叢林法則中最基本的一點:弱肉強食。但在食肉動物之間還有另外一套規則,就是劃分勢力範圍,依體型的大小、在群體中的地位來決定進食的順序。在食肉動物之間為爭奪勢力範圍,為消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