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第1/4 頁)
有史以來強度最高、中心附近氣壓值最低的颱風。是超強颱風泰培(英語: ;tip,臺灣譯名:狄普),日本1979年的大範圍洪災就是由這個颱風造成的在美語中指發生在西太平洋或印度洋的熱帶暴風。若追溯其語源,也許很少有單詞能像 ;一樣表明漢語、阿拉伯語、東印度語和希臘語的多國語言背景。希臘單詞 ;既是風神的姓名又是意為“旋風,颱風”的普通名詞,被借入到阿拉伯語(就象在中世紀時許多希臘語單詞進入阿拉伯語一樣,那時,阿拉伯人的學問儲存了古典的風格。同時在把它傳向歐洲時又有所擴充)。tufan,希臘語的阿拉伯語形式,傳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語言,11世紀時講阿拉伯語的穆斯林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來。這樣。阿拉伯語單詞的衍生,從印度語言進入英語(最早記載於1588年),並以如 ;和 ;tufan ;的形式出現於英語中,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風暴。在中國,給了熱帶風暴的另一個單詞-颱風。漢語單詞的廣東語形式toi ;fung ;同我們的阿拉伯語借用詞相近,最早以 ;的形式於1699年載入英語。各種形式合併在一起最後變成了。
颱風的成因是地面溫度高,氣流上升,海面風和水蒸氣由於比重大,沿地面補充地面空氣,海面 ;溫度低吸收地面上升的空氣、水蒸氣補充空間。由於海面大,溫差小,在海面上空聚集水蒸多,降雨範圍廣,水蒸氣結水時體積縮小。周圍水蒸氣補充便形成大風。
颱風的源地,是指經常發生颱風的海區。全球檯風主要發生於8個海區。其中北半球有北太平洋西部和東部、北大西洋西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5個海區,而南半球有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西部和東部3個海區。從每年臺風發生數及其佔全球檯風總數的百分率的區域分佈圖中可以看到,全球每年平均可發生62個颱風,大洋西部發生的颱風比大洋東部發生的颱風多得多。其中以西北太平洋海區為最多(佔36%以上),而南大西洋和東南太平洋至今尚未發現有颱風生成。西北太平洋颱風的源地又分三個相對集中區:菲律賓以東的洋麵、關島附近洋麵和南海中部。在南海形成的颱風,對我國華南一帶影響重大。
颱風大多數發生在南、北緯度的5°~20°。尤其是在10°~20°發生了65%。而在20°以外的較高緯度發生的颱風只佔13%,發生在5°以內赤道附近的颱風極少,但偶爾還是有的,如福建省氣象臺就發現1970~1971這兩年中,西北太平洋共有3個颱風發生在5°n以南區域。據近十多年來衛星資料的分析,發展成颱風的擾動雲團。在好幾天前即可發現,所以實際上擾動的初始位置比以前發現的位置偏東。如北大西洋上,以前認為發展成颱風的初始擾動大多數產生在大洋的中部,而有人根據雲圖分析,認為每年有三分之二臺風的擾動起源於非洲大陸。這些擾動一般表現為倒v形或旋渦狀雲型。他們沿東風氣流向西移動,到達北大西洋中部和加勒比海時,便發展成颱風。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臺風的初始擾動位置,也要比以前發現的位置偏東臺風級別
在熱帶洋麵上生成發展的低氣壓系統稱為熱帶氣旋;國際上以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風力來確定強度並進行分類:
熱帶擾動級別
(由於熱帶擾動是熱帶風暴的前身,為了對其研究和追蹤,有一套獨特的分級方式):
low表示差;medium表示一般;high表示好。以反映熱帶擾動的結構好壞程度,以及發展成熱帶氣旋的前景。一旦可能將加強成熱帶低壓。此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亦會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告(tcfa),這時的擾動可能是medium或high級別。但是,並非所有系統在獲升格為熱帶低壓前都會發出tcfa,尤在當前東亞命名機構為日本氣象廳(jma)的情況下,若jma相當迅速地命名,jtwc可能在非慣常發報時間釋出tcfa,也也可能直接升為熱帶低壓(這樣的情況較少見)。
颱風結構
颱風是一個強大而深厚的氣旋性漩渦,發展成熟的颱風,其底層按輻合氣流速度大小分為三個區域:1外圈:又稱為大風區,自颱風邊緣到渦旋區外緣,半徑約200…300km,其主要特點是風速向中心急增,風力可達6級以上。2中圈,又稱渦旋區,從大風區邊緣到颱風眼壁,半徑約在100km,是颱風中對流和風、雨最強烈區域,破壞力最大。3內圈,又稱颱風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