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頁)
算所會不會變為中國的AT&T和中國的貝爾,到現在,這還是個理論上的課題。
1991年,這個不安分的女子下海了,張樹新開了一家叫天樹的策劃公司,張樹新也確有策劃意識,並靠這個賺到了錢。1992年,張樹新作為總策劃和節目推廣人的身份,聯合中國癌症基金會請崔健義演,當時的廣告是“我的病就是沒有感覺”。崔健從1989年起開始禁演,這次三年後的開禁無比轟動,也相當成功,張樹新由此有了第一桶金。之後,張樹新進入傳呼行業。
尋呼是中國通訊行業最早的開放行業之一,後來也被橫切了出去。因為辦尋呼需要兩個關鍵資源,一個是頻率,一個是中繼線。中繼線在郵電部手裡,頻率在全國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而當時全國無線電管理委員會掛靠在國家計委,不歸郵電部管。張樹新明白,只要是多頭,就可能產生鬆動,就可能有機會。因為有了這個鬆動,因此,傳呼業在20世紀90年代上半段是個暴利行業,張樹新曾一氣兒在山東做過7家尋呼臺,她的財富升級的很快。不過,傳呼業很快從一個暴利行業迅速的轉變為一個微利行業,甚至不賺錢。張樹新於是退出,考慮選擇做新的行當。
1994年底,張樹新跟丈夫姜作賢一起去美國遊歷。在一位同學的家裡,她看到了一份印有E…mail地址的通訊錄,她也由此瞭解在美國一家叫AOL的Internet接入公司。就在這一刻,“網際網路”這隻蝴蝶進了張樹新的視窗。她的直覺告訴自己,這是一個可能比傳呼機大上很多倍的大生意。更重要的是,這是個全新的行當,一旦完成啟動,將獲利豐厚,不用吃魚尾巴,可以從魚頭吃起。
1995年初,張樹新和丈夫一起把家當抵給銀行,拿了1500萬元人民幣,700萬元做本金,從銀行貸款了800萬元,註冊了北京瀛海威科技,這是瀛海威最早的故事。
瀛海威最早的想法比較簡單。張樹新發現很多在北京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