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和認可。再之後,默多克讓自己的小兒子傑智來到中國,負責星空衛視業務。新聞集團中國的業務重點也從Chinabyte逐步轉移到星空衛視業務上(其實從2000年起,新聞集團就做出全球業務從網際網路撤離,轉向電視的決定),Chinabyte逐步邊緣化。更致命的是,《人民日報》本身也開始自己做網站,成立人民網,Chinabyte的金字招牌PDN(People Daily Network)開始名存實亡。
為避免Chinabyte邊緣化,宮玉國想了很多辦法。1999年3月,他拿著第三方給他們的估價報告,飛到上海找到上海老八股之一的愛使股份,將Chinabyte做價5000萬美金,佔愛使50%的股份,重組愛使。但這一方案沒有得到新聞集團中方相關人士的認可。兩個月後,中國股市上演波瀾壯闊的5?19行情,宮玉國和Chinabyte只是看客。
劉長樂和默多克對等控制鳳凰衛視
Chinabyte逐漸式微的另一個原因在於,默多克在獲取與中國主管部門對話的通路上除了《人民日報》外,又增加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劉長樂。
劉長樂1951年生於上海,他的父母是隨軍來到此地的政府官員。1953年,他的家人移居北京。劉長樂的父親是一名受過良好教育的文化人,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組織部部長級的官員。1979年,越南自衛反擊戰打響前,劉長樂退伍,被分配到中國中央廣播電臺。劉長樂思維敏捷、口齒伶俐,有著很強的直播解說能力,迅速成為中央廣播電臺最受歡迎的主播。20世紀80年代中期劉長樂進入北京廣播學院進行專業深造,他發現自己的一些廣播節目成了教學的典範,到了1988年,劉長樂負責中國中央廣播電臺中所有的軍事新聞報道。
這時候,劉長樂下海了,他在1990年被派到新加坡負責政府石油貿易工作。在新加坡,劉長樂開始了他自己與中國的石油貿易業務,並把在石油生意中賺來的錢投入到北京的房地產專案,獲取了第一桶金。
和他的同齡人一樣,劉長樂也希望看到中國的現代化,趕上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發達國家,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他潛心佛教,不是為了尋找信仰,而是要理解中國傳統哲學和文化的核心。
大約在1993年,當默多克準備接手星空衛視的時候,劉長樂開始想辦法在中國以外創辦一家華語電視臺。他的目標是這家電視臺將面向全球華人,並且透過衛星將訊號傳送給中國內地。當時,唯一能夠覆蓋他的目標觀眾的衛星是亞洲一號,但是這顆衛星已經預訂滿了。1994年,劉長樂聽說蒙古國家電視臺準備放棄它在衛星上租用的轉發器。而作為衛星的最大租戶,星空衛視對轉發器有優先取捨權。
劉長樂為衛星轉發器的問題找到了星空衛視。劉長樂建立自己的頻道的計劃讓星空衛視當時的CEO Gary D*ey頗感煩惱,他擔心劉長樂的頻道會與星空衛視現有的兩個華語頻道競爭。但是星空衛視的經理們也意識到劉長樂非常瞭解中國的傳媒行業和監管政策,這正是星空衛視所需要的。於是,劉長樂被引見給默多克,兩個人開始了直接的對話,這兩人非常相像,他們都喜歡吃辣的,做生意喜歡冒險,並且願意為了長遠目標放棄短期利益。他們很快發現是一路人,決定與對方合作。
最後的合作協議是:合資公司中有45%股權屬於劉長樂,45%屬於默多克,還有10%屬於中央電視臺在香港的一家公司。2000年,鳳凰臺在香港股市上市,央視公司的股份轉讓給了中國銀行,公司還有15%的流通股。
1996年3月,鳳凰中文臺挾帶著華麗的畫面和快節奏的福克斯風格在沉寂的中國電視行業中爆發了,它還混合了星空衛視華語和電影頻道的節目。
1998年3月19日,鳳凰臺火了。當時鳳凰衛視正在現場直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後的中國領導人記者招待會。新當選的*總理正在回答中外記者的問題。他打斷了主持人,讓主持人把話筒給了鳳凰臺記者、臺灣人吳小莉,“因為我真的很喜歡她的節目。”吳小莉立刻成了名人,而鳳凰臺也得到了現任中國政府首腦的非正式認可。坐在香港辦公室觀看新聞招待會的劉長樂忍不住流出了眼淚。
劉長樂同時兌現了他最初的承諾,開播了粵語和普通話的鳳凰華語新聞臺和娛樂臺,物件是海外中國人。到2000年1月,美國和歐洲地區都能透過有線和衛星線路收看鳳凰臺,這主要依賴於默多克在全球的網路和協助。更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