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尼基人。這是一個公認的事實,黎巴嫩就是腓尼基人的一個大本營。其他所採集的樣本來源是通常人們懷疑與腓尼基有關的地區與民族。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位分子遺傳學專家Peter Underhill,利用分子技術推定地中海中接近法國南部與義大利西部和南部的三個島嶼(科西嘉、馬耳他和撒丁島)的Y染色體是衣索比亞型的居多 。這表明在一個未知的年代,兩地之間的人們曾經密切交流。換句話說,紅海與地中海曾經存在著密切交流。
為什麼是這兩個地方?是誰在進行交流?他們的共同之處是大海,所以應該是一個海上民族在穿梭交流。
我在《鎖定兩海》中多次強調,“薩巴”是腓尼基時代突然因商業而興起的一個王國,本身它就是個具有一定腓尼基色彩的國度(假如還不能將薩巴看作腓尼基殖民地的話),為什麼這個根據地建立在“薩巴”這個地方就耐人尋味,因為那裡可以扼兩大海之要。誰佔領了亞丁灣實際上就擁有了溝通紅海與地中海通往亞洲的通行權。
目前公認的事實是,地中海除了希臘等少部分地區幾乎全是腓尼基的殖民地或文化影響區域,科西嘉、馬耳他和撒丁島是典型的腓尼基文化區域,還包括距離黎巴嫩只有100多公里的塞蒲路斯小島。
我們注意到,除了佔有黎巴嫩的一小塊地方之外,實際上腓尼基人所佔領的廣大區域都是3000多年前欠發達地區,也就是大國不願意垂顧地區,他們的共同特徵是臨海,比如地中海西部、紅海南端,甚至東亞。這再一次讓我們想到中國商人的發源地:山東半島。
腓尼基人是一個專門發展海上商業的群體,在航海方面他們確實有過人之處,連一些大國也要藉助於他們的這一特色來實現其經濟或軍事目的,偶爾也要對他們另眼相看。他們的這一特點讓人懷疑,中國“三代”的統一性會不會來自於貫穿於“三代”的一個黏合劑:一個善於開拓遊走的民族。或許他們在其中的某一代(比如商)具有壓倒性的政治優勢,但在其他兩朝中同樣有他們不可替代的身影。
據說,2600多年前埃及法老尼科想刁難一下以勇敢探險著稱的腓尼基人,同時也想開闢一條從沒有人走過的航線。他把幾位腓尼基最優秀的航海家召集到王宮來,對他們說:“既然你們腓尼基人那麼善於航海,我讓你們從埃及出發,永不回頭,而且始終貼著右邊的海岸航行,最後回到埃及。如果你們做不到,以後就不要再吹牛了。如果你們能夠做到,我一定重賞你們!”出發點是地中海。
當時人們認為大西洋就是世界的盡頭,腓尼基航海家們毫不猶豫地接受了法老的挑戰,據說他們駕駛的是3艘雙層划槳船。
3年過去了,人們逐漸地把這件事情淡忘掉了。尼科法老看到他們再次出現在他面前還以為他們躲到哪裡去了,再次出現是欺騙他。腓尼基人將這3年的航海經歷詳細說了一遍,然後向法老獻上了他們沿途蒐集到的珍奇異寶。尼科法老終於相信了他們。他們給法老講述的故事與荷馬史詩相比恐怕也不會遜色。
傳說中的四千年前人類環非航行,就是腓尼基人的傑作。
黎巴嫩與古埃及的關係應該得到特別的注意。在相當於中國夏朝這個時期,腓尼基人(或許更準確地說是迦南人)應該是古埃及王國的固定商業夥伴,其實我更願意把迦南人看作埃及人的另外一半。在大約公元前1600年,正是中國商朝推翻夏朝的同時,居住在地中海東岸相當於今天以色列地區的喜克索斯遊牧人攻克埃及 ,他們對埃及的統治大約在15世紀結束。埃及並沒有馬上覆元,再度興盛是在拉美西斯時期,並且是從公元前1320年開始,黎巴嫩這時成為埃及帝國版圖的一部分,而此時中國的“後商”恰好開始,甲骨文在中國出現。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腓尼基、黎巴嫩、埃及(2)
埃及、喜克索斯人以及黎巴嫩的進退似乎都與中國的“三代”有著明顯的關聯。他們之間,以及喜克索斯人與“薩巴王國”之間是什麼關係,都至關重要,只有掃清這些障礙中國與他們之間的複雜對應才能精確浮出水面。
隨著公元前14世紀埃及勢力的減弱,黎巴嫩人逐步驅逐埃及人,到公元前12世紀初黎巴嫩已經基本獨立。
黎巴嫩北方的赫梯人強弱一直都與上面的幾國以及中國也有著密切關聯。按照我的推測中國的商朝之母簡狄就是聯姻而來的赫梯人,有關章節請參見《向東》一書。這些微妙的變化都會引起遠東的波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