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4 頁)
能夠證實祖家所為圖謀不軌之罪,即便到了薊縣,此案我亦然會是如實稟報。想來劉使君英明,絕不會難為祖昭,何必這會兒還要勞費那麼多功夫。”
王維頗為急切,大聲恐嚇道:“你敢!”
申元根本沒有回頭去看王維,他對李信說道:“既是右北平郡發生如此重大之事,我便先隨你等去一趟平剛縣,若真需要祖昭出面召集徐無義勇,我定會酌情處理。”
李信仍有幾分不情願,畢竟徐無到平剛前前後後仍然需要一天的時間,而且這次又是需要大隊人馬,只怕行程上會趕不及。但他考慮到目前祖昭的處境,能改道去一趟平剛縣已算是不錯了,反正等到了平剛縣讓申元等人瞭解實情,想必終歸能還祖昭一個ziyou之身。無奈嘆了一口氣之後,他點了點頭,說道:“如此,也好。”
王維氣不可耐,可這會兒也不敢強加阻攔。他的手下扈從原本不多,這會兒申元的人馬跟李信的人馬算在一塊,儼然已經超過自己兩倍,哪怕想要來硬的都不可能。
申元立刻交代部從,準備轉道前往平剛縣。
李信則對他的三名手下另外做了安排,一人先行快馬折返回平剛縣,將此處情況告知太守府,另外二人則結伴馳往徐無,繼續傳達太守府抽調義勇、徵召壯士的命令,其用意就是希望徐無縣早做準備,隨時都能開赴郡府。
三名手下離去後,李信這才張羅申元等人沿著官道轉向前往平剛。
上路不久,李信放慢馬速來到牛車旁,與祖昭見了面。二人少不了一陣寒暄,隨即祖昭追問那ri劉太守遇刺之後李信的情況。李信自那ri之後,原本是打算返回廣城,哪裡知道就在那段時間,廣城同樣傳來賊患的傳言,再太守府幾名左官勸說之下,李信最終留了下來。李信原本便是今歲舉勇猛方正之士,太守府遭此劫難,正是用人之際,先是將其調配到北部都尉周治手下聽差,而隨著周治傷勢轉好,又被調回到太守府統領府衛。
第5章,郡府之變
nbsp;聽完李信的話,祖昭不由笑嘆道:“真是沒想到,今歲察舉唯有獻巖兄一人勝出。<;冰火#中文”
李信搖了搖手,頗為苦悶的說道:“祖兄弟切莫這麼說。如今家鄉出事,家人安危未卜,我riri揣揣不安,這種滋味可不好受。再者,不僅是我一人留在郡府,你還記得田楷田子輝麼?他同樣被留用郡中,早幾ri本是追隨文都尉同往昌城剿賊,可惜不逢時機,前ri文都尉兵敗,這會兒也不知道他情況如何。”
祖昭長嘆了一口氣,一臉憂慮,沉默不語。
過了一會兒,李信忽地又開口說道:“你可知道此次是誰叫我來保你的麼?”
聽到這一問,祖昭頗為詫異,按照適才李信的說法,不正是因為太平道起義致使文丑兵敗,郡府陷入危機之下,故而才會四下徵募義勇。如此說來,倒放佛是另有其他說法了。
他奇問道:“獻巖兄,這話是什麼意思?”
李信呵呵笑了笑,說道:“你可不知道,雖然劉太守罹難,但太守府那些舊部依然效忠於劉太守家人。如今太守府並非無人話事,劉太守長子劉成劉公子半個月前從京城返回,全府上下便推舉劉公子主持大計。雖說這位劉公子是個讀書人,無心管理政務,但在府中幾位長者的輔佐下,還是能將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條。”
祖昭倒是未曾料到還會有這樣一出,三國時期太守獨霸一方、子承父職的的確確很正常,要說造成這種現象的始作俑者還就是現任幽州刺史的劉焉。不過眼下並非三國,東漢末年家族政治體系尚未成形,右北平郡劉家豈會如此閉門造車?
他默然思索了一陣,旋即又問道:“怎麼,該不會是這位劉公子要保我麼?”
李信搖了搖頭,煞有其事的說道:“倒也不是。我之所以跟你說這個,只是想告訴你如今太守府在郡內仍有威信可言,包括南北兩位都尉皆是效忠於太守府,所為遼西郡代理本郡政務,也不過是場面上的功夫罷了。”
祖昭點了點頭,不過卻沒有說什麼話,他依舊在等待李信回答自己剛才的問題。
略微頓了頓,李信接著又說道:“其實這次是太守府三小姐命我前來保你。”
祖昭一時沒有什麼印象,疑惑不解道:“三小姐?怎麼有多了一個三小姐?”
李信笑了起來,說道:“難道你忘記了麼?那ri太守府晚宴,劉太守不是請三小姐撫琴麼?之後突生變故,還是你最後救了三小姐。”
聽李信這麼一提,祖昭方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