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部分(第2/4 頁)
尤其是此刻,那位高祖宣皇帝,可當真非是簡單之輩。是那種開基創業之祖,最為精明難纏之人……
居安思危,唇亡齒寒等等事情,這等人物不會考慮不到的……
第015章高句麗
天子車架所行,一路北上,自淮南而上濟南,一路所行。原本都是後燕國土,卻都只是剛剛被大漢所征服,並不算平穩。
然而車架東巡,大軍護庇。一路接近這青徐之地各路豪傑世族。
所過之處,各地局勢迅速的平靜下來。
自秦皇立郡縣以來,雖然號稱中央集權,但是地方勢力卻是極大。
尤其是東漢以後,光武帝藉助豪強勢力而統一天下,再不復西漢打擊豪強的做法。
那豪強勢力紛紛做大,日後才漸漸有了門閥世族。
便是唐宋之後,門閥漸滅。但是地方勢力一直到現代時空,也都依舊強大。
明清時代,甚至有著皇權不下鄉之說,朝廷政令只達城池之中。
城池之外的廣大鄉村之地,卻就已經非是朝廷所能夠直接統治。
這般時代,情況卻也差不多!甚至要更加嚴重一點,遍地都是塢堡,莊園。人口大量聚集在門閥豪強手中。
不過,如今天下大勢,其勢蕩蕩。任何明眼人都已經看得出大漢掃蕩天下之勢已成。
便是這山東門閥,青徐豪傑,也都不敢生出抵抗心思,都有著投靠之心。
劉勝之一路親自出馬,招撫這些世族豪傑。更是憑藉強大的個人魅力,讓這些地方勢力,心服口服。
於是,這些人一服,地方上就算徹底平靜下來,會自發的維持秩序。
因此,到劉勝之車架在大軍護衛之下,直達幽州的時候,大半個北地都已經盡數平復。
各級官吏已經到位,糧草稅收紛紛徵發,已經徹底是漢土。
而這個時候,劉進陵和王鎮惡兩人大軍卻已經在遼東圍困龍城了月餘了。
那拓跋氏原本和後燕慕容家仇隙極深,但是卻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數次出兵援救龍城。
然而,卻被王鎮惡半路埋伏,圍點打援,給殺的大敗。
那拓跋氏遷徙遼東,原本就侵入了庫莫奚的地界,殺的庫莫奚人血流成河。
這個時候,大漢再招攬庫莫奚人,夾擊拓跋氏。龍城還未下,拓跋氏已經支援不住,居然向著草原深處逃去,投奔柔然去了。
劉勝之在彭城一帶,和劉裕麾下的三萬兵馬匯合之後,飲酒暢飲,共敘親誼之後。
劉裕就帶兵而下山東,直達揚州。甚至,因為那海外龍族投靠了大漢的關係,長江水道已經暢通無阻,劉裕大軍隨時就可南渡,然後坐鎮江左。
不過,當真渡江,可就要和孫恩主力決戰了。
如今,大漢還在經略遼東,自然不可能開闢新的戰場。
因此,劉裕大軍就要開府揚州,兵壓京口。一旦等到合適機會,立刻進兵。
接著,劉勝之本人卻率領兵馬繼續北上。在清河郡和楊樂飛的大軍匯合,並且接見了山東門閥之中,最為著名的崔氏,張氏,傅氏等等……
徵辟了一大批門閥弟子出仕大漢,自然也得了這些門閥的宣誓效忠。
又在高陽郡和劉進陵大軍匯合,如此,劉勝之集結起來的大軍,就已經超過了十萬。
接著直入幽州,也就是劉勝之駐蹕幽州不過七天,龍城已經被攻克。
自從當年前燕慕容皝起兵以來,在中土舞臺上,不斷上演種種大戲的鮮卑慕容這一次卻就已經是徹底的消失。
接著,那劉勃勃就又傳來捷報,卻是已經攻入了高句麗,打下了丸都。
這般時代,高句麗還不是隋唐時候的海東大國,要讓隋唐兩代以傾國之力而滅之。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高句麗就是個悲劇。從漢代,到曹魏,甚至前燕,都有著人不爽攻入其國,幾乎將其滅亡。
不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高句麗出了一代雄主,號稱好太王的,將高句麗治理的極其興盛,疆域也是達到最廣,北部包括今中國遼河以東的東北部分地區,在朝鮮半島的面積達到半島面積的大半即傳統的漢四郡。
也讓這個好太王在後世那所謂的朝日光鮮之國之中,被當做類似於中土李世民的存在。
也就是從這個時代開始,日後高句麗慢慢發展成為隋唐時候的海東強國。
讓隋唐兩代,以傾國之力,發動了五六次戰爭,方才終於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