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部分(第3/4 頁)
不會比酒泉差。
漢軍能夠在一個時辰之內攻下金城,那麼自然能夠在一個時辰之內打下武威酒泉。
難怪那沮渠蒙遜會那麼容易的就投降了!
以前聽說長安被漢軍用了一個多時辰就打了下來,姚興倉惶棄城而逃,這種事情,他們還不怎麼相信,太過誇張了。
但是現在看到金城都這麼簡單的被劉勝之打了下來,所有人都不得不信了!
果然是有天命在身,能人所不能!
就好像當年光武帝的昆陽之戰一般,流星墜地……這都是隕石攻擊了都……
想到此處,李暠越發的信服,當今這世上,能夠再次混一天下,挽救元元的,也就只有劉勝之了!
漢室再起,炎天再造。已經是能夠看見的事情了!
想到此,李暠甚至有些渾身血液沸騰的感覺。
南山這裡房屋密集,書聲琅琅。許多茅屋都掩映在蒼松之間。
只有走近了,方才能夠看到許多黑衣儒者跪坐其間,一個個心無旁騖,用心讀書。
即使是見到李暠陪著劉勝之親自前來,卻也沒有絲毫驚動。
當然,也和兩人輕車簡從,李暠又是經常出入其間有著關係?
便是劉勝之看著此地肅穆的氣氛,還有著瀰漫在此地的五彩雲氣,也都是心中倏然而驚。
這等龐大的五彩雲氣,甚至超過了劉勝之所見過的任何神社廟宇。充斥四方之中,有著無窮的力量。
便是,劉勝之親自來了,也都能夠看到這五彩雲氣之中所蘊含的無比力量。
雖然這力量對於劉勝之並無半點敵意,但是隱約都能夠給劉勝之帶來壓迫感。
任何一個人恐怕都不會想到,就在整個中土大亂,天下紛紜,十不存一的時候。而那些學問,盡數都被世家所壟斷……
居然還有著一片淨土,還保留著儒家最後的精英,還傳承著儒家最後的道統所在!
“此地有著多少士子?”劉勝之問道。
“我涼州讀書成風,常年在此地讀書計程車子不下五百,郡內更有其他多處學校。可以說,人皆讀書,民皆知禮!”李暠自豪的說著。
劉勝之聞言,露出一絲喜色。李暠雖然說法有些誇張。
但是劉勝之卻知道,在另外一個時空軌跡之中,三十多年後,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遷涼州民三萬家於京師。
這些涼州之民,不僅給北魏帶去了人口和技術之外,最為重要的就是,給北魏帶去了完整的漢家制度和禮儀,還有那完整的儒學傳承……
原本的時空之中,江左世家看不起江右之人,以荒人視之。
就算是出身弘農楊氏的楊佺期都被江左之人看成是荒人……
要知道,弘農楊氏在後漢三國時代,那是妥妥天下名門,不知道比琅邪王氏門第高了多少!
但是,就是被看不起。這其中有著諸多原因,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條,便是江右戰亂太多。文化禮儀缺失,便是世家大族,傳承也不完整。
在另外一個時空軌跡之中,陳慶之白袍殺入關中之後,方才發現,北地的人物,文化等絲毫不比江左差,甚至猶有過之。
這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拓跋燾拿下涼州之後,遷徙了三萬家百姓。卻是把在涼州傳承完整的東漢時代的文化知識,重新傳回了中土……
禮失而求諸野!
中土失而存諸四夷!
這方才是劉勝之的真正的目標,也是這次出兵的真正目的!
第037章儒家大宗師
劉勝之現在手下人才缺口極大。就算是得了關中,荊州和蜀地的世家和各路人才。
但是對於人才的缺口還是大的不可思議。
要知道,劉勝之所準備重建的是大漢那般,一直深入到鄉里之中的強勢政權。
而非是明清之後那種皇權不下鄉的模式……
為什麼到了明清之後,生產力國力人口規模等等方面要遠超漢唐時代。
但是戰爭動員能力卻是越來越弱?
秦漢時代,動員數十萬大軍,進行遠征的戰役比比皆是。
而到了明清時代,前期還能馬馬虎虎的湊舉行這樣的戰役,到了後期,動員一二十萬大軍,就要拖垮整個朝廷……
究其原因,就還是在於國家對於基層的控制。
秦漢能夠把稅收徵發到每一個百姓頭上,而到了明清時候,那縣令只能夠管到縣城之中。除了縣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