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第2/4 頁)
及,令人很不痛快。
元廬君年歲已高而脾氣很倔,基於銀漢宮和道祖崖的陳年舊事,說什麼也不肯透露半點口風,更不用說同意道祖崖插手星河嶼的事了。只說按照歷來的規矩,星河嶼的事情均由銀漢宮處置,除非到了萬不得已的關頭,否則沒有讓丹鼎門出手的道理。此人認準了這個死理,任憑丹幾道等人磨破了嘴皮也無濟於事,到最後連靈契上人都忍不住動了幾分火氣,最終搞得不歡而散。
其實,巨靈島上發生的事情,元廬君等人多少有所耳聞,眾長老雖說對月空盈的行為大為惱怒,但是在如何應對上面,卻產生了極大的分歧。元廬君此人常以維護銀漢宮的權威和臉面為己任,像這樣的家醜決計不能外揚,那就只能暗地裡想辦法解決。靈契上人等人不知道他的心思,如此大張旗鼓地找上門來,自然會被人拒之於千里之外。
就這麼白白消磨了十幾天,靈契上人的真火終於爆發出來,一怒之下領著人離開銀漢宮,直接趕往巨靈島。元廬君哪能答應,於是命人加以阻攔,雙方眼見就要大打出手,幸虧一位名叫明翁的長老極力勸解,才制止了一場內鬥。經此一事,銀漢宮和道祖崖算是徹底翻臉了,兩邊形同陌路互不搭理。令人最擔心的事情,終於因為積累多年的宿怨,以及丹泰常遇刺之後的一系列變故而發生了,包括丹幾道、明翁在內,許多人無不為此痛心疾首。
雙方不歡而散,卻都沒有就此收手。同為千靈族人,靈契等人留在星河嶼自是沒有任何問題,而元廬君一方面安排人監視他們的舉動,一方面火速派人趕赴巨靈島。靈契上人這邊不好明著硬來,除了給道祖崖送信以外,暗地裡同樣派出一些人手,想盡一切辦法探聽有關月空盈的任何訊息。
這種局面直到這年三月初才得到改善,說起來還要感謝黃三覲,因為他奉命帶領藥人前往巨靈島,結果在中途被丹幾道給發現了。丹幾道十分慎重,沒有驚動對方悄然退了回來,智宇真人聽他這麼一說登時來了興趣,當即就打算將那幫子藥人全部拿下。照他的看法,先把人擒下,而後憑丹鼎門的法術,一定可以讓黃三覲乖乖地說實話。到時拿著供詞給元廬君等人一看,估計他們再也沒臉推三阻四了。
然而除了丹幾道之外,包括靈契上人和丹樂行都反對這麼做,因為如此一來,將會使雙方的關係更加惡化。鬥氣歸鬥氣,大局卻不能不顧。於是由丹幾道出面,私下裡將此事告知明翁,元廬君得知後大感羞愧,身為星河嶼名位最尊的大長老,居然沒能發現這麼嚴重的事情,實在是有虧職守。又氣又急之下旋即下令,打算將黃三覲等人拿下。
恰在此時,派往巨靈島的人回覆說,月空盈壓根就不理會長老會的質疑,親自守在渡口不準人上島,甚至不惜出手阻攔。如此反常的舉動足以說明,島上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為此明翁特意進言,元廬君思慮再三還是決定暫不動手,看看黃三覲等人究竟想要去哪裡。等到真正確定那些藥人上了巨靈島,元廬君大怒之下盡起高手,準備興師問罪,出發之前卻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由於明翁提議,此事已經涉及到整個千靈族的安危,理應知會丹鼎門,結果被他給關了起來,這一下登時激起公憤。
千靈族長老會向來比較鬆散,並沒有一個真正能約束所有人的規矩,所以很多時候,長老會連人都湊不齊,族內事務多是交由大祭司處置。這次要對付的是月空盈,眾人難免想法各異,或觀望、或遲疑、又或憤怒,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由於情況危急,一些隱逸已久的長老也飄然現身,總共來了將近三十位長老,算得上是近二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這些人之所以甘願聽從元廬君的差遣,無非是看他德高望重,兼且一向對銀漢宮極其維護,哪知從一開始就錯了。
明八曾經給元廬君下個一個評語,說他目光短淺,倒是一語切中要害。元廬君從一開始就不該為了顏面,將丹鼎門拒之門外,怎麼說大家都是同種同源,血管裡流的是一樣的血。接下來,不該在靈契上人等釋放出善意之後,置之不理,反而將居中奔走的明翁囚禁。單隻這兩點,就足以顯現出,元廬君並非是那種能統領大局的人物,無論是見識還是心胸,都無法應對危機四伏的局面。
明翁的事情一出,原本就不怎麼緊密的長老會登時分作幾團,大多數人不再聽從元廬君的號令,以至於巨靈島之行被迫延期。到了這個地步,元廬君已知事不可為,交代了幾句諸如“萬事小心”之類的客套話之後,獨自一人黯然離去。他這一走,明翁自然無事,可是他聯合丹鼎門的主張仍舊沒有被大家採納。如果真要說有什麼成就的話,那就是長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