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儒服論軍機(第2/2 頁)
兵馬不過三、五萬之數,各屬長官不同,精銳者寡。故峻以為長公子可統萬人精銳,匯合左將軍、黃太守、劉偏將三人,合眾三萬,足可擊江東。”霍峻答道。
“長公子統兵萬人?”
劉表捋著鬍鬚,問道:“江東地有六郡,幅員遼闊,何以言三萬人可定?”
“啟稟明公,江東雖有六郡,幅員遼闊。然以峻觀之,唯有豫章、丹陽、吳郡三郡為憂。廬江地處江北,多經戰亂,民少兵寡,不足為憂;會稽位居東南,山丘縱橫,山越盤踞,吳郡歸降,書信可安;至於廬陵,豫章平定,廬陵自安。”
霍峻侃侃而談,儘可能把江東帶來的威脅描繪得小一些,讓劉表能夠容易下決心。
“且兩軍相互爭江東,此消彼長。若能先取豫章,敵眾則少萬人,我軍可於豫章擴軍,後又有荊州糧草相援,可以一戰。而江東若是常年征戰,百姓勞於兵戈,田畝荒廢,糧草不濟,其必非我荊州之敵手。”
對於劉表這種對戰爭不是非常懂的人,你和他講排兵佈陣,謀劃軍略沒有用。但你若對他講糧草補給,數字經濟,他就能夠明白。甚至他還會把簡單想得簡單,從而認可你。
因此霍峻不談其他,就談與江東作戰的持久戰。
就如霍峻所說,聯合軍每多佔領一個地方,江東軍就少了一塊力量。江東軍常年與聯合軍作戰,壯丁忙於征戰,又有戰火硝煙,田畝就容易荒廢,荒廢了就少軍糧。而聯合軍最大的優勢就是背靠荊州這一大糧倉,只要聯合軍不與襄陽發生矛盾,糧草就不會缺。
聽著霍峻的論述,劉表沉默下來,用他僅有不多的軍事知識去思考。
半晌後,劉表說道:“出兵萬人,於襄陽而言並非困難,且容我思量一番。仲邈入襄陽以來,多有建樹,非是校尉之才,今孤命你為靖北中郎將,兼領參軍,授兵二千,自行招募。”
頓了頓,劉表叮囑說道:“長公子出征,仲邈既領參軍職,還需多出言獻策。孤雖有文王之德,然長公子無武王之能。”
“諾!”霍峻拱手應道。
聽著劉表這麼說,霍峻心中已是瞭然。自己出兵萬人的建議,已經被劉表採納,只不過礙於面子問題,他需要延後傳命下去。
果然還是破窗效應,劉琦的兩萬人太多,蒯越的五千人太少,中和下來自己的一萬人恰當。
ps:今晚家裡有事更晚了,晚上還有一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