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第3/4 頁)
足夠信心。
而此戰表一出,劉鵬敢斷言,荊州諸郡當中,必有人前來歸順。
戰表送出當日,劉鵬便令諸將統率大軍開拔,向新野出發。周倉留下鎮守宛城,負責大軍糧草運送。
漫天兵甲,攜大勝兵鋒,火速向新野進軍,楚地三十里官道上,盡是燕軍行軍濺踏起來的煙塵。
荊州,襄陽城。
五十六歲的劉表高坐主位,神色憂愁,問道:“劉鵬率大軍進犯,你等有何計退兵?”
下方,蒯越、蒯良、蔡瑁、張允、劉先、龐季、王威、伊籍等人共聚一堂,聽到劉表問話,紛紛低下頭顱思索,未有一人敢上前進言。
“爾等都是博古通今、才華橫溢之輩,為何都無退兵之策?”劉表不悅的擺手道。
別駕劉先搖搖頭,長嘆一聲,道:“主公啊,燕王百萬大軍南下,沿途所過,各郡縣紛紛獻城投降,我等又有何之計,能讓百萬燕軍自行退去。”
“是啊,主公,依在下看,您與燕王都是漢室宗親,不若您舉荊州全境投靠劉鵬,如此一來,不僅能保的住性命,還能保住這片淨土不被戰火籠罩,不被燕軍鐵騎踐踏!”蔡瑁站起來道。
“主公不可,那劉鵬數年內平定河北、中原,眼下雖擁兵百萬,但此次南下之兵,也不過三十多萬,而且都是北軍,遠涉南方,水土不服,必不能長久。況且,我軍有二十多萬,尚都是南卒,可與其一戰。”
“關中劉備、曹操,這二人都是當世梟雄,此時他們最希望看到主公舉兵相抗,將燕軍拖在南方!如此,他們才能盡全力發兵攻打中原,斷燕軍之後路。”
“劉鵬若得知中原動亂,必不敢在南方長久屯兵,如此一來,燕軍必會回師北方,則荊州之危可解。”心腹謀臣龐季眼見荊州主降者居多,忙站起來為劉表道計。
劉表見龐季提出抗燕,卻只是道出拖住燕軍,等待時機,若那曹操、劉備都不出兵攻取中原,那他荊州不就危險了嗎?劉表不由的好生失望。
“主公,在下認為當降!燕王威震天下,其兵馬也是當世精卒,更兼有勇猛之將、黃忠、趙雲、太史慈、陳到、高順等等!從董卓之亂開始,燕王僅憑幽州一地,先後攻取冀、並、清、兗、徐、豫、司隸、揚州半部,大漢十三州,已有一大半落入燕王手中,留給其他諸侯的也不過是一些貧瘠之地罷了。”
“荊州百姓富庶、糧草充足、兵馬悍勇!本可與燕軍一戰,但主公或許記得,當初袁術的壽春城是何等堅固,卻被燕軍一日擊破,袁術四世三公之家世,仍被五馬分屍,至今,其屍首尚不能合葬在一起。”
“徐州陶謙是當世賢臣,頗受世人敬重!然而,燕軍攻破下邳城後,陶謙一家老小盡皆被斬!與此相像諸侯何其之多,主公應在抗擊燕軍之前,想好一條退路,以免到時被劉鵬抓住。”
“在下言語或許不當,但說的都是事實,還請主公恕罪。”蒯越身為荊州四大家族之一,當在燕軍壓境之時,為自己家族著想,遂以進為退道。
劉表臉色一會兒青、一會兒白,在他心中,投靠劉鵬就等於失去根基,以後只能過著囚禁生涯,這是他所不希望看到的。
蒯越之言雖有不當,然其話多是實言,他又如何能去怪罪,劉表暗歎一聲:“無妨,諸位儘可暢所欲言。”
“……。”
劉表麾下眾人是一片嘈雜混亂,主戰、主降兩派各執己見。
主戰派認為應該荊州有兵馬二十多萬,足可將燕軍擋在襄陽城下,再思破敵之策。
主降派則認為燕軍強大,不宜硬拼,應降於燕王,以保荊襄之太平。
兩派是各有各的道理,劉表一時也難以決斷,在心底間,他更希望能將燕軍阻擋在外,保住荊州不失。
然而,更不幸的訊息接踵而至。
長沙太?守張羨率零陵、桂陽三郡背叛劉表,張羨自領州牧,割據一方,與荊北遙相對峙!
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地處荊州以南,現在這三郡反叛,將已經亂成一鍋粥的州牧府,更加攪的不成體統。
荊州九郡,南陽張繡舉城獻降於劉鵬,長沙等郡,又在人心動盪之際,稱雄一方!
此兩舉將劉表一度打入萬劫不復之境,現下的荊州,劉表所統治下轄不過五郡而已,而且這五郡中,武陵郡向來是聽調不聽宣,對劉表政令也多是陽奉陰違!
此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反叛,其中雖沒有武陵郡,但劉表心知肚明,這武陵郡是在觀望,倘若他能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