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原來古時吳越成仇,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相圖吳國。可是吳王手下有個大將伍子胥,秉承孫武遺教,訓練計程車卒精銳異常。勾踐眼見兵卒武藝不及敵國,悶悶不樂。有一日越國忽然來了個美貌少女,名為阿青其劍術精妙無比。勾踐大喜,請她教導越兵劍法,終於以此滅了吳國。
而此地為江南嘉興,正是當年吳越交界之處。兩國用兵,向來以此為戰場,這套劍法就在此處流傳下來。只是越國那美貌少女阿青當日教給兵卒的劍法旨在上陣決勝,是以斬將刺馬頗為有用,但以之與江湖上武術名家相鬥,就嫌不夠輕靈翔動。到得唐朝末期,嘉興出了一位劍術名家,依據古劍法要旨而加以創新,於戰陣之法加入複雜變化而成劍法套路,稱之為‘越女劍法’,然而這套劍法也已失傳。
而這女子的這路劍法也是得益於此地的一位劍術大家。而這位劍術大家亦是聰慧之人,根據留傳下來的越女劍法一些零散劍法改造而來,亦稱之為越女劍法。
李言聽完,看著自己所練的劍法屬性心道:我所練的劍法想必就是那套已經失傳的越女劍法了。剛想到這,便見屬性介紹的不知名劍法變成了越女劍法。
知曉了劍法的由來,李言向那女子致謝道:“多謝姑娘為在下解惑,多有打擾了,在下告辭。”
那女子見李言就要離開,忙說道:“且慢,剛才聽閣下說道小女子所使劍法似曾相識,不知是何意思?還望閣下見告。”
李言聞言說道:“是在下疏忽了,待在下使來,還請姑娘不吝賜教。”說罷取出身上的竹棒施展開來。
至於剛才那女子所使的越女劍法,確實是一種精妙的劍法,但是注重的是套路,是招式如何嚴謹,正可謂比武有餘,制勝不足。而李言的劍法卻是實實在在的制敵之術,竹棒使出呼呼作響,身形越來越快,劍法犀利簡潔,確是與剛才那女子所使的劍法有著天壤之別。
而那女子也看出了李言所使的劍法確實與自己所使的有相似之處,但是自己所使的劍法卻遠遠不及李言所使,更是用心看著,只看得目眩神馳,心中驚呼不已。
待李言收劍而立,那女子愣在當地半天緩不過神來,過了好一會才對著李言說道:“閣下所使的劍法令小女子大開眼界,懇請閣下收小女子為徒。”說完希冀的看著李言。
李言聞言笑道:“在下不過痴長著姑娘六七歲,有何資格收徒自立門戶,姑娘真是羞煞在下了。”
那女子卻道:“所謂達者為先,又豈能只以年齡而論?”李言自覺不適,而那女子又誠心拜師,於是說道:“在下近日要去回疆大漠一趟,恐怕近日沒有時間,若待在下回來,姑娘仍願學此劍技,便與此地教於姑娘,至於拜師一說,便不必了。”
那女子見李言左右不肯收徒,心下佩服,暗自想到:這位公子看起來年輕,卻有如此見地和武功,便拜其為師,也無不可。心下思慮間有了辦法,便說道:“還是小女子找尋閣下吧,不知閣下居於何處?”
李言說道:“今日在下在城中歇息,明日便回居住之地,不若姑娘明天在這裡等候在下,在下為姑娘引路。”
女子說道:“好,那小女子明日便等候閣下的到來。”
說罷二人告別離去。第二日清晨,李言起床安排好僱傭的商隊拉著巨石和谷中所需出了城,吩咐等待片刻,獨自一人來到昨夜所到之處,居然在此等候了七個人,一個腮尖,一臉兇惡之態,一個書生模樣,一個矮子莽漢,一個樵夫模樣打扮,一個又高又胖,身似鐵塔般像是個屠夫,一個身材瘦小,肩上扛著個大秤砣,再加上昨夜的那個年輕女子。李言看七人這幅打扮,心生怪異。
那女子說道:“小女子姓韓名小瑩,這六位都是小女子的義兄,因不放心,所以一起跟至,望閣下見諒。”
李言心道:這七人難道就是江南七怪,怪不得此地是嘉興,依著年紀看來韓小瑩與其他六怪是自她童年就開始的交情。一邊想著一邊拱手道:“無妨,在下李言,請教諸位大名。”
不出李言所料這六人分別正是柯鎮惡、朱聰、韓寶駒、南希仁、張阿生、全金。當下引著七人來到城門口,與車隊同行,向李言所居的山谷行去。
到了山谷之後,將巨石卸下,付了銀錢,留下十幾個壯漢在外等候。忙帶著七人走進山谷。山谷中的景色令七人讚歎不已,年紀最小的韓小瑩一路上更是眉開眼笑,向李言問個不停。帶著七人到了竹屋,正趕上牛庖丁主僕二人吃午飯,李言介紹眾人認識,見禮之後,招待眾人落座,李言又去整了些酒菜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