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頁)
他又觀察那艘帶著火炮的軍艦,他首先看到的是遍佈船上的繩子,這並不奇怪,風帆為動力的戰艦,它的帆需要很多繩子來固定。風帆時代的戰艦,火炮通常佈置在舷側,這艘戰艦是艦首方向對準民船追擊,所以這艘戰艦在追擊的時候並沒有開炮,那艘民船這才逃過一劫。
這艘船會是海盜的船嗎?他想著,可是沒聽說過東海這裡的海盜能裝備這麼先進的船啊!他又仔細地打量了一番這艘軍艦,發現上面既有金髮碧眼的洋人,又有黑眼睛黑頭髮的亞洲人,再看軍艦上面的國旗,主體是紅黃兩色,在旗幟的中央靠左邊的位置,有一個複雜的圖案!
儘管他不認識那上面的圖案是什麼意思,可是他從形狀上認出來,這是一艘西班牙的軍艦!此時的西班牙海軍早就沒有了當年無敵艦隊的那種風光,這艘軍艦能來自哪裡,不可能千里迢迢地從西班牙跑過來,就為了追一艘民船!所以鄧世昌判定,這艘軍艦來自菲律賓!這個時候的菲律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鄧世昌把訊息傳回北京艦,北京艦隨即命令,對那艘民船實施解救。
風帆動力的軍艦在機動性上遠遠不是蒸汽動力軍艦的對手,很快,吉野艦就強佔了有利陣位,首先發射了一枚訓練彈以作為警示,那艘軍艦見了吉野艦,毫不遲疑地轉身逃跑了。
那艘民船跟隨吉野艦返回港口,船長是個精瘦的中年人,一見到鄧世昌幾乎都跪下了,說道:“沒想到在這裡還能見到我們大清的兄弟。”
鄧世昌從臺灣到琉球這件事,被清廷秘而不宣,對外只說是“鄧世昌因為急病身亡”,林遠已經秘密命令在北京的張華,把鄧世昌的家人運送到琉球。
所以鄧世昌並沒有說自己的真實身份,那個船長自稱姓劉,單名一個浩字,然後說:“我們是來自臺灣的商船,運煤的,這菲律賓的船總欺負我們,不光是我們商船,甚至是漁船他們都不放過,搶我們的貨,有時候還會殺我們的人!今天要不是遇見你們,我們真是凶多吉少了!”
林遠聽見了“煤”這個詞,不由得心裡一動,說:“你們以後給我們運煤吧,我們絕不少你們的工錢,而且,我們還會出軍艦保護你們!”
劉浩一聽,頓時拍著胸脯保證說:“恩公您放心,以後我們給你們運煤,不收錢!這一船的煤還剩下一些,您先收著。”
林遠考慮到艦隊現在的的確確是缺少煤,所以也沒有客氣,就把煤收下了。
等這件事過去,鄧世昌就向林遠提議:我們的軍艦不應該再叫原來日本人的艦名了,我們應該重新給它們起名字!
林遠點點頭,說:“您這個想法很好,這件事情就交給您去辦吧。”
林遠突然想起了什麼,他立刻找到劉浩,問道:“你們那除了煤礦,還有別的礦產嗎?”
劉浩一愣,問:“別的礦產是什麼?”
林遠想了想,問:“那你們那裡有沒有外國人在山附近要開礦?”
劉浩想了想說:“您還別說,還真有一個地方,外國人都在那裡經營好久了!”
078 戰爭爆發
林遠聽了劉浩的話,心裡不由得一陣激動,從臺灣的礦藏情況中他知道,臺灣擁有大量的煤,硫磺,鐵礦,其中鐵礦遍佈在江河出海口地區,開採運送極為方便,臺灣還擁有大量化學工業所必需的原材料,比如像白雲石,蛇紋石等等,這些礦藏裡面含有大量的化學工業所必需的鎂,鈣等元素。
林遠的想法很好,藉助劉浩,從臺灣地區輸送大量的化工原料來琉球,可是這個想法短期內很難實現了,因為,戰爭爆發了!
1894年12月20日,一支英國艦隊到達珠江口外的伶仃洋,這支艦隊由六艘君權級戰列艦,八艘裝甲巡洋艦,十五艘驅逐艦組成,這樣的艦隊實力遠遠超過了北洋艦隊。
這支艦隊到達珠江口之後的所作所為簡直是1840年鴉片戰爭的翻版,英國艦隊首先扣留了在珠江口的所有中國船隻,並向虎門要塞發起了試探性的進攻。
虎門要塞位於廣州東南水路里程120裡處,是控制珠江進入伶仃洋的咽喉要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明朝永樂年間就在此處築壘駐軍,清朝自康熙五十六年直到道光十四年,經過一百餘年的經營,虎門要塞已經建成了擁有14處炮臺,三道門戶的重要防禦要塞。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關天培在經營要塞的時候,為了阻止敵艦闖入珠江,威脅廣州城,在珠江航道中佈設了攔江鐵索和埋植大木樁兩道障礙,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這些鐵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