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部分(第2/4 頁)
裝備了大量護衛艦,可是這個時代的護衛艦還很弱小。”
林遠接著說道:“說完了這個時代的,我們再來說我們的時代,然後為大家選定我們艦隊的艦種做參考,在我們的時代,戰列艦已經完全退出了歷史舞臺,巡洋艦也成為了明日黃花,驅逐艦和護衛艦才是軍艦發展的主流。”
897 缺乏技術工人
林遠接著說道:“戰列艦消亡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至於巡洋艦消亡的原因嘛,在軍艦廣泛裝備雷達和導彈之後,巡洋艦原來的遠距離偵察,干擾的任務已經被取代了,巡洋艦和驅逐艦的功用已經相差不多,裝備的武器也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裝得多還是裝得少。”
“所以在我們的時代,除了美國和俄羅斯裝備了提康德羅加級和光榮級導彈巡洋艦之外,已經沒有其他國家裝備巡洋艦了,而這兩個國家裝備的巡洋艦也要退役了,也沒有後續的造艦計劃。”
“所以我們的海軍主力戰艦,排水量不易太大,滿載排水量七千噸就足夠了,大家不用擔心火力不夠,這種噸位下足夠裝三十幾枚裝藥量在三百千克的導彈,這樣的導彈,三到四枚就足夠擊沉一艘三萬噸級的戰列艦了,我們一艘戰艦就可以對抗敵人的一支艦隊!”
林遠又說道:“按照我們現在的局勢,日本人和俄國人最有從海上進攻的可能,為了應對可能到來的戰爭,咱們先造出四到五艘驅逐艦來,其他的軍用艦船,像潛艇,大型登陸艦我們以後再造。”林遠說著看向萬凌,問道:“萬老,現在造船廠有沒有什麼困難?”
萬凌說道:“這個在這裡不太容易說清楚,這樣吧,開完會咱們去造船廠,我們到那裡再說。”
林遠點點頭,說道:“那好,我們今天的會議就開到這裡吧,萬老,咱們一起去造船廠。”林遠宣佈散會,然後就來到造船廠,船廠位於旅順軍港附近,和旅順的海軍基地遙遙相望,遠遠地林遠就看見海邊上豎立著一大片廠房,萬凌指著那些廠房介紹道:“那些是設計中心,那些是加工車間……”
萬凌指著一個高高的煙囪說道:“看見了嗎?那個煙囪是發電廠鍋爐用的,船廠現在的電力供應非常充足。”萬凌說完,用手指著地上的鐵軌說道:“我們這裡還有鐵軌,工廠外面的原料可以方便地運輸進來。”
萬凌說著順著鋼軌往廠房裡面走,一邊走著一邊對林遠說道:“其實造軍艦也很簡單,就是用鋼鐵把船體的骨架搭起來,然後再往上面安裝武器就行了,難度都在怎麼搭和怎麼安裝上面。”
萬凌說著帶著林遠走進了一個寬敞的廠房,裡面碼放著大量鋼材,這些鋼材的形狀不盡相同,有的是圓棒形狀的,有的是工字型的,還有的是板狀的,萬凌說道:“這裡就是我們存放待加工原料的地方,這裡面有些是鋼,還有一些是鋁合金,也有錫青銅等其他的合金,這些合金變成戰艦需要的構件要經過切割和焊接,在切割與焊接之前要經過幾道工序,這些工序統稱為鋼材的預處理。”
萬凌說著用手指著遠處的門,鐵軌就是從那裡出去的,他說道:“那裡就是鋼材預處理廠房。”萬凌說著就帶著林遠往那邊走,一邊走一邊說道:“那些碼放的鋼看上去都很平直,其實那不過是人眼睛的分辨力不夠,看不見它們的彎曲,那些鋼材由於澆鑄的時候受熱不均勻,或者是在存放的時候受到了溫度應力,表面已經不是平直的了,所以我們的第一步就是把它們弄直,稱為‘矯正’。”
這時兩人來到外面的廠房,一進來林遠就看到一個寬大的傳送帶,萬凌指著傳送帶說道:“鐵軌上有運輸車,運輸車把鋼材從儲藏間送到這裡來,房樑上有起重機,把鋼材拿起來放到傳送帶上,傳送帶把需要矯正的鋼材送進矯正機。”
林遠看到傳送帶的一端有一個巨大的機器,裡面有上下兩排棍子,林遠指著那臺機器問道:“那個就是矯正機?對吧?”
萬凌點點頭,說道:“沒錯,那個正是矯正機,上下兩排是軋輥,軋輥的擠壓讓不平直的鋼材變得平直,鋼材經過矯平機就進入下一個機器。”他說著走過矯正機,沿著傳送帶走到一臺更加巨大的機器前面,用手在上面拍了拍,說道:“拋丸除鏽機。”
“鋼材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之後,表面會出現氧化層,如果不把氧化層去除,就會降低鋼材的疲勞強度,縮短船體的壽命,所以我們把要表面的氧化層去除掉,用的就是這個拋丸除鏽機,這種機器能夠把小鐵球高速噴射出來,打在鋼材上,把表面的氧化層去除,去除完了氧化層,再塗上一層底漆,就可以正式地切割了,切割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