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部分(第2/4 頁)
行貨幣的唯一銀行,還能把洋人的銀行勢力統統剷除,更能讓朝廷對我大加褒獎,一箭三雕,你說好不好?”
張華問道:“有這樣的計劃?能不能給我說說?”
林遠笑道:“當然有了,聽那個六叔的意思,清廷對洋人的使者十分信任,也就是對洋人的銀行十分信任,所以我計劃的核心,就是讓清廷喪失對洋人銀行的信任!”
張華想了半天說道:“好抽象啊,你就不能說得具體一點?”
林遠說道:“你說洋人在咱們中國的土地上幹好事兒嗎?”
張華說道:“當然不幹啊!洋人裡面可沒有活雷鋒啊!”
林遠說道:“對啊,就拿這上海來說,有多少人洋人的工廠在像使喚奴隸一樣使喚工人?洋人又從上海港以洋藥為名義運進來多少鴉片?洋人從附近的鄉村誘騙了多少鄉民去外國做苦工?總之,那些我們在營口港剷除的邪魔歪道,上海一個不少,而且還更多!”
張華問道:“這和洋人的銀行有什麼關係嗎?”
林遠說道:“那些買賣都是暴利行業啊,他們掙得錢放在哪裡?難道能放在自己身上?不還是要放在銀行裡嗎?所以,我只要略施手段,就能把洋人的銀行打造成為洋人犯罪勢力的幫兇,到時候我看紫禁城裡那兩位還怎麼信任洋人的銀行!”
張華哈哈大笑,說道:“這個主意可太好了!”
林遠也笑道:“那我就要去實施計劃了!”林遠說完就走了出去,找到沈晚晴笑道:“走,我帶著你找新聞去!”
沈晚晴疑惑地看著林遠,問道:“找新聞?什麼意思?”
林遠把今天在座談會上聽到的事情和自己的對策簡單地講了一遍,然後說道:“咱們先去一趟關東報報社,然後就去找新聞。”
北京艦當初創立的關東報,現在已經成為了全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都有分社,林遠一到分社,裡面的社長就來迎接,林遠一見就著實驚訝了一番,原來這個分社長,竟然就是秋瑾,林遠驚訝地看著沈晚晴,說道:“你怎麼不告訴我社長就是她呢?”
沈晚晴笑道:“給你個驚喜唄,咱們進去說。”
等到雙方落了座,秋瑾便笑著問道:“姐夫你來找我有什麼事情嗎?”一句話把沈晚晴弄得滿臉緋紅,林遠嘿嘿一笑,說道:“從明天開始,咱們的報紙就來弄一個系列報道,報道的主題是:上海普通民眾的困苦生活,有難度嗎?”
秋瑾說道:“我們也想做這樣的專題,可是經過我們的研究,我們發現這樣的專題有可能刺激清廷,所以就一直放著,也沒有人去採訪蒐集素材,明天就見報的話,時間恐怕有些太緊了!”
林遠笑道:“你放心吧,素材由我和你晚晴姐親自去弄,你們就把其他工作準備好就行了。”林遠故意把“晚晴姐”三個字加重,與“姐夫”相呼應,然後還挑逗地看了沈晚晴一眼,沈晚晴急忙扭過頭去。
秋瑾看著沈晚晴也一陣壞笑,然後從邊上的一個櫃子裡拿出一個小本子,把本子交給林遠,說道:“這上面是我們統計的工廠工人工資情況,上海市內的居民有不少都是工人,調查上海民眾的困苦生活,工廠是絕對繞不過去的。”
林遠和沈晚晴從報社出來,沈晚晴拿著一個小本子當成文字記者,林遠扛著一臺照相機當做攝影記者,林遠拿出那個小本子,指著工資最低的一家說道:“咱們先去這個‘致和紗廠’。”
兩個人於是就去往致和紗廠,路上沈晚晴問道:“他們會不會讓我們進去採訪啊?如果他們阻攔我們怎麼辦?”
林遠笑道:“他們要是敢阻攔的話咱們也不必和他們衝突,就說工廠裡有見不得光的東西,反正最後都是他們吃虧。”
兩人說著話就來到了紗廠,只見此時門口聽著一溜兒馬車,馬車上堆著小山一樣的棉花,幾十個壯漢正從馬車上把棉花卸下去,扛進工廠裡,林遠和沈晚晴跟著壯漢們就進了工廠,此時的壯漢們已經把棉花從馬車上卸下來放在院子裡了,都坐在棉花堆上歇著。
這時一個壯漢衝林遠說道:“兄弟,你們是幹什麼的?”
林遠笑道:“我們是記者。”
那個壯漢呵呵一笑,說道:“原來是記者,你們來採訪什麼啊?”
林遠走近壯漢,小聲說道:“我看你們紗廠的工資很低,所以想要看看。”
壯漢聽了林遠的話,用手往邊上的一個大倉庫一指,神秘兮兮地說道:“那你們應該去那個倉庫看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