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2/4 頁)
這樣的行進方法速度太慢了,一但被敵人發現,就會造成很大的傷亡。”
林遠說道:“沼澤地之所以會把人陷住,是因為人踩在上面的時候,受力面積小,壓強大,要是人踩在木板上,就增大了受力面積,人就不會陷進去了,再用槳一樣的東西推動泥漿,木板就能向船一樣往前走了。在沿海的一些地方,漁民就用這個辦法抓捕海邊灘塗裡的魚。”
張耀連忙說道:“我這就去安排。”
張耀在部隊中一調查,果然瞭解到十幾個戰士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於是就把他們都找來,林遠一問,他們就說道:“這樣的東西在我們那裡被稱為泥板,帶在腳上,就能在沼澤裡穿行自如。”
林遠命令他們去老鄉家裡買木料,製造這樣的泥板,然後選定了一處渡河區域,這裡的河道很寬,所以河水流速很慢,憑藉戰士們的水性,可以順利地泅渡。
經過兩天的準備,十月三日晚上十點,五十名戰士划著泥板,向河對岸進發。
林遠指派張耀親自帶隊,為了加強這支小分隊的火力,林遠特地把第六師的一個火箭筒班劃歸給張耀指揮。
五十名戰士在泥濘的沼澤中跋涉,他們的動作很輕,儘量不弄出太多的聲響,不到兩千米的距離,他們竟然用了四個小時!
他們到達對岸的時候,已經是十月四日凌晨兩點了,他們顧不上身上的疲憊,按照原定的計劃,向橋頭堡方向進發。
橋頭堡附近的荒草有半人多高,這為他們提供了絕佳的掩護,張耀帶領小分隊接近到距離橋頭堡二百米的地方,張耀隨即命令:火箭筒班準備。
第六師中的火箭筒班,配備三具火箭筒,每具火箭筒配備三個射手,攜帶八枚火箭彈,這二十四枚火箭彈,將會給敵人迎頭痛擊。儘管已經是深夜,可是橋頭堡上依舊守衛森嚴,兩盞探照燈在橋上交替掃視著,橋頭堡裡的俄軍精神抖擻,絲毫沒有倦意。
火箭筒班開始了行動,一名射手裝彈,一名射手瞄準射擊,很快裝彈完畢,那名射手豎起表尺,把橋頭堡套進了準星。
張耀下了一個發射的手勢,射手冷靜地扣下了扳機,火箭彈拖著半米長的尾焰呼嘯而去,強烈的高溫氣Lang從火箭筒尾部噴出來,掀起二米多高的塵土,把射手籠罩其中。
火箭彈的尾翼讓它在空中平穩地飛行,接近五百米每秒的速度讓它瞬間抵達目標,這枚火箭彈正好撞在橋頭堡的沙袋上,隨後爆炸開始了,沙袋在巨大的氣Lang之下飛出老遠,探照燈的玻璃被衝擊波震得粉碎,裡面的八名俄軍士兵四個被當場炸死,剩下的被震得人事不省。
火箭筒班一擊中目標,遠處的天空中就升起一顆紅色的訊號彈,紅色的光影裡,第一師一旅對小商橋發起了進攻。
這正是林遠雙管齊下的打法,小分隊在俄軍背後發起襲擊,大部隊則在前方發動正面進攻。
火箭筒的威力雖然大,可是也有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發射之後的火光,煙氣很大,很容易暴露目標,所以火箭筒班在發射一枚火箭彈之後,迅速轉移位置,準備攻擊下一個目標,兩門105毫米火炮。
由於橋身比較狹窄,所以彈道低伸的火炮對進攻部隊的殺傷力極大,俄軍在爆炸聲響起之後反應極為迅速,他們掀掉了火炮身上的苫布,炮身緩緩地指向了橋的方向。
如果不能及時炸掉這兩門火炮,攻橋部隊將會遭受巨大的損失,張耀帶領著小分隊向火炮陣地摸了過去,因為第一師的攻橋行動,俄軍竟然沒有注意到張耀帶領的小分隊。張耀他們順利地接近了距離火炮一百米不到的地方,這回三具火箭筒同時準備,其他人則在周圍警戒,眼看著俄軍炮手開啟了炮閂,把彈頭裝了進去,然後裝進了發射藥筒,關閉了炮閂,就要發射!
346 室內血戰
正在俄軍炮手準備發射的時候,三枚火箭彈幾乎同時撲來,劇烈的爆炸之後,炮兵陣地上只剩下了十幾具血肉模糊的屍體。
橋頭堡和炮兵陣地一丟,俄軍剩下的,就只有兩座崗樓了,崗樓上的俄軍不愧是精銳,他們沒有像以前的俄軍那樣交槍投降,而是依託崗樓和崗樓周邊的陣地,阻遏第一旅前進。
俄軍的步槍射速雖慢,但是俄軍士兵的射術精湛,再加上崗樓上的機槍,第一旅的先頭部隊被壓在了橋頭堡附近,他們發起了幾次衝鋒,但都以失敗告終,有十五名戰士陣亡,林遠本來以為能夠一鼓作氣拿下崗樓,沒有料到這支俄軍部隊的戰鬥力如此頑強,他急忙聯絡張耀,命令他們對崗樓發起攻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