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第3/4 頁)
以大家採用木棒敲打水面的方法傳遞資訊,不同的次數代表不同的命令。
等到俄軍炮艇駛入一千米距離的時候,於明才下令開炮,於明船上的75毫米火炮首先發威,第一炮直接命中了俄軍炮艇船首的火炮,劇烈的爆炸直接把火炮掀到十米高的空中,其他的炮艇依次開火,炮彈紛紛命中,不過,炮彈並沒有炸到水線以下的部分,所以這艘船並沒有沉沒。
可是這艘船的主炮被炸燬了,只能捱打,不能還手,它於是加足馬力,想要衝到近前來,可是一枚炮彈在煙囪根部爆炸,直接掀飛了煙囪,沒有了煙囪,蒸汽機做功能力大減,於是速度慢了下來。
它這一慢,落在上面的炮彈就更多了,一枚炮彈穿過甲板,在蒸汽機艙爆炸,讓整條炮艇失去了動力,橫在了江面上,後面的兩艘炮艇見到這種情況,急忙加速,想要超過受傷的同伴,反擊中國炮艇。
可是俄軍後面的炮艇剛剛露頭,就被一連串炮彈砸在了身上,這回炮艇使用的都是燃燒彈,兩艘俄軍炮艇都燃起了大火。
386 戰鬥行軍轉換器
劇烈的濃煙籠罩了整個江面,艦上的人連十幾米之外的水面都看不清楚,更不用說開炮還擊了,艦隊一時間被堵在了江面上,於明的任務只是掩護第三師撤退,也就沒有繼續開炮擴大戰果。
可是俄軍艦隊司令並不知道於明的任務,他得知前面有兩艘炮艇遭到打擊之後,本能地認為中國炮艇要繼續進攻,擊沉更多的炮艇,甚至威脅後面的運兵船,後面的運兵船上沒有武器,航速又慢,操縱效能也差,要是被中國炮艇拉進射程,就好似肥羊入了虎口一般。
於是俄軍艦隊司令果斷命令返航,於明也沒有命令部下追擊,俄軍匆忙撤退回了漁港。
俄軍路上的追擊部隊和江上的截擊艦隊都被阻隔,十月三十日上午十點,第三師順利地撤回黑龍江西岸,一個小時之後,俄軍第一軍103師,104師和騎兵24旅也到達了江邊,和102師會合,格羅傑科隨即命令這三個師,渡過黑龍江,追擊第三師。
俄軍浮橋的搭建速度不快,所以格羅傑科命令騎兵24旅率先過江,這支騎兵旅主要由哥薩克騎兵組成,哥薩克騎兵旅對林遠的仇恨比格羅傑科只多不少,他們在黑瞎子谷被林遠設計伏擊,一個營全軍覆沒,這讓他們很是難堪,哥薩克人從來就沒有輸得這麼慘過!
所以哥薩克騎兵們顧不上休息,迅速渡江,其中的騎兵一團於十二時率先渡過黑龍江,他們渡過江之後,就直撲撤退的中國部隊。
騎兵一團不僅要追殲中國部隊,他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拉回那門被林遠故意留下的火炮,那門火炮的全重將近三十噸,俄軍士兵總不可能把它抬回去吧,所以只能用馬拉,一支三十餘人的騎兵排,帶著備用戰馬,向著火炮陣地衝去。
這個時候的第三師三個旅,已經按照預定計劃撤到距離江邊五公里左右的地帶,他們建立起三條防線,只要騎兵一團進攻他們,就必然撞到這三條防線上。
十二時三十分,騎兵一團的前鋒撞上了第一條防線,激烈的戰鬥隨之展開,林遠在當初修築工事的時候,就考慮到了俄軍的騎兵,於是在防線上安放了不少鹿角,這些鹿角遍佈在陣地前方,騎兵的衝擊速度無法發揮,一時毫無進展。
俄軍的騎兵普遍配備騎兵炮,可是為了能儘快追上中國部隊,他們把沉重的騎兵炮扔在了後方,沒有帶來,如今看著中國部隊的陣地,追悔莫及!
俄軍指揮官隨後想出了迂迴包抄的辦法,一個騎兵連從陣地的左翼包抄了上去,可是中國部隊的戰壕是一個弧形,再加上戰士們手中的武器射速很快,所以俄軍的騎兵連損失了一大半都毫無突破。雙方的攻防戰一直持續到下午四點,在這段時間裡,第三師邊打邊撤,距離拉哈蘇蘇越來越近,林遠又命令拉哈蘇蘇城中留守的部隊,動員城中老百姓,全部撤退回三姓城。
林遠在拉哈蘇蘇戰役之後就做過了動員,說明這裡很危險,可能需要隨時撤離,老百姓們也知道留在拉哈蘇蘇不保險,所以提前收拾好了東西,只等一聲令下,便行撤離,林遠的動員令一發,城中的老百姓於是從陸路和水路撤離。
格羅傑科很快知道了這個訊息,他心想:“林遠這是想和我玩堅壁清野的把戲,太幼稚了,我們大俄羅斯帝國就用這招打贏了拿破崙!”格羅傑科的自信並非沒有道理,俄軍的確囤積了不少糧食,這些糧食足夠他們支撐好一陣子了。
林遠很快注意到了那隊前往炮兵陣地的俄軍騎兵,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