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3/4 頁)
名貴材料。
原來胡亮拱手之時,袖子褪下,露出了手腕,被林遠看見了佛珠,胡亮看看手腕上的佛珠,笑道:“沒想到兄臺也懂佛法。”
林遠笑道:“佛法無邊,在下凡塵之中一介俗子,哪裡敢妄稱懂得佛法,先生可否把佛珠借我一觀?”
胡亮連忙摘下佛珠,雙手捧到林遠面前,笑道:“這佛珠是老母從天台山國清寺求來,小弟一直帶在身上,從未敢摘下。”
林遠雙手接過佛珠,拿著佛珠看了好一陣子,然後問道:“可否讓拙荊開開眼界?”胡亮連忙說道:“當然當然。”
林遠把佛珠放到沈晚晴面前,說道:“好好看看,這佛珠有多好。”
看了一陣,林遠才恭恭敬敬地把佛珠送還給胡亮,笑道:“多謝,在下還有事情,就此告退了。”
兩人又客套幾句,胡亮這才把林遠和沈晚晴送出來,沈晚晴驚訝地問道:“佛教什麼的你也懂?”
林遠“嘿嘿”一笑,說道:“我不懂啊!”
沈晚晴說道:“你不懂?你不懂你怎麼知道那串佛珠叫‘十八子星月菩提’?”
林遠笑道:“我也不知道它的真名,我只聽過那個名字,於是就說了出來,他想要討好我,就算我說的不對他也會當成對的。”
沈晚晴笑道:“你可真狡猾,不過,我們來了這一趟,除了吃飯閒聊,到底要做什麼?”
林遠說道:“你忘記他說過的話了嗎?他說那串佛珠他一直帶在身上,我來見他就是想找一樣他一直帶著的東西,沒想到正好找到了這串佛珠,我們把竊聽器裝在佛珠裡,這樣,無論他走到哪裡,我們都能聽見他的談話。”
沈晚晴說道:“你的想法很好,可是我們怎麼能把竊聽器裝進去呢?”林遠說道:“我們可以在佛珠的表面開一個孔,然後把竊聽器裝進去,再把表面粘起來,神不知鬼不覺。”
沈晚晴說道:“這樣的技術並不難,我就能做,而且我們也有微型竊聽器,不過最難的是,我們怎麼找到一模一樣的佛珠,不僅外表要一樣,而且重量也要一樣,否則,他經常戴著的東西,你一換他就知道了。”
林遠說道:“我手上的感覺很靈敏的,它有幾斤幾兩我差不多已經記下來了,我們可以在加裝竊聽器的時候平衡重量,至於外表嘛,只要相似就行了,我就不信他能記得住每一個花紋的特徵。”
沈晚晴想了想,說道:“也對,就算是不一樣關係其實也不大,這個時代的人,誰會想到一枚佛珠裡有竊聽器呢?就算他發現了珠子有變化,也會認為是自己感覺錯了。”
林遠說道:“我剛剛不是讓你看過佛珠了嗎?我知道你的記憶力很好,所以拜託你多多費心,去賣古玩的地方好好找一找,北京的香山就是佛教名山,上面有不少寺廟,裡面說不定會有。”
兩人商議完畢,林遠就趕赴天津,他知道機載雷達此時已經運送過來了,他一進機器局,就被領進了秘密研發部,原本機器局是沒有這個部門的,因為他們的技術實在是太落後了,落後到外國人不屑一顧的地步,自從羅超英進入機器局以來,林遠就成立了這個部門。
一進研發室,林遠就看見了北京艦上的雷達專家——馬志梁,他是個年過古稀的老人,幾乎參與過所有型號雷達的設計工作,還是我國研製超寬頻雷達,鐳射雷達等新概念雷達的奠基人,他的專著幾乎是每個雷達設計師和工程師的必修課。
林遠問道:“馬老,您知道我們需要設計的東西了吧?”
馬志梁一皺眉頭,說道:“我們的機載雷達是相控陣體制的,波束方向的改變是透過改變波束的相位達到的,想要讓雷達訊號控制火炮的轉向,我們還需要做不少工作,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容樂觀啊!”
林遠點點頭,馬志梁又說道:“你是飛行員出身,你對雷達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環境肯定不陌生,由於地球表面是一個曲面而不是一個平面,而且電磁波只能沿著直線傳播,所以雷達只能探測直視距離之內的目標,儘管有超視距雷達,利用電磁波在電離層的反射作用可以做到超視距探測,可是這要求雷達工作在波長較長的波段,我們的機載雷達工作在波長較短的C波段,顯然做不到這一點。”
林遠說道:“雷達作用距離受地球曲面的限制這個道理我明白,為了能夠探測到遠距離的目標,我們的雷達必須架設在高處,您是不是想說這個問題?”
馬志梁說道:“沒錯,寧可讓人等裝備,不能讓裝備等人,我覺得現在我們就該想好雷達架設位置的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