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2/4 頁)
門一開,眾大臣便魚貫而入,最前面的是恭親王和慶親王,讓林遠沒有想到的是,這兩人剛走進大殿,就跪倒在地,後面的大臣跟著跪倒了一片。
林遠心想:“難道宮廷宴會的規矩是進門就要跪下嗎?可是這群人怎麼跪得如此匆忙,好像是在戰場上躲避子彈。”
原來這宮廷宴會之中規矩森嚴,先是眾大臣入座,最後才是皇上,這次沒有想到光緒帝已經提前入座了,所以大臣們慌忙跪倒。
光緒帝大笑道:“眾位愛卿快快平身,今日不必拘禮。”
眾人這才入席,光緒帝坐在大殿北側的雕龍大桌上,幾列樣式各異的桌子排在兩邊,林遠雖然不是很懂那些繁文縟節,可也知道他不能亂坐,這時一個尖細的男聲在身邊響起:“林大人,您怎麼在這兒呢?快隨我來。”
林遠一見,正是太監總管李蓮英,林遠便跟著他繞過眾人,來到光緒帝左手邊的位置,古代左尊右卑,只有最重要的人才能坐在這裡,林遠能坐在這裡,著實讓不少人眼紅。
光緒帝首先舉杯,說道:“我大清自道光年間,與泰西各國訂立數個條約,未有泰西諸國給我大清款項者,朕之功績可比肩聖祖乎?”
眾臣皆山呼萬歲,三杯酒飲下,翁同龢起身離座,跪倒在地,說道:“居安思危方乃聖君,我關東三省,仍有幾處在俄國手中。”
光緒帝聽罷,轉頭問林遠道:“為何這幾處還不收回?”
林遠答道:“這些地方都是高山峻嶺,我軍攻擊實在不便。”
光緒帝笑道:“那我們什麼時候能把那些地方盡皆收回。”
林遠答道:“這山地作戰要平原作戰更為艱難,我軍裝備不善於山地作戰。”
光緒帝年輕氣盛,一提起收復失地也來了精神,說道:“那你要造什麼裝備,快些造啊。”
林遠笑道:“這造武器之事萬萬不可草率,沒有煤炭,鋼鐵,是造不出武器的。”
光緒帝不解地問道:“我大清的煤礦,鐵礦也不少,張之洞張愛卿在漢陽興辦了鐵廠和煤礦,李大人也興辦了江南製造局和天津機器局,這些難道不能造嗎?”
林遠無奈地一笑,說道:“君有昏君,明君,暴君,這煤炭,鋼鐵也是一樣,如今大清的火炮,槍械,軍艦,樣樣不如泰西諸國,原因之一便是這鋼鐵不如泰西諸國。”
光緒帝點點頭,舉起酒杯,面上轉露喜色,要新說什麼,林遠本來想著他要是再問,自己就順坡下驢,把這東三省總督之位拿下來,誰知道光緒突然變了臉色,顯然是把這個茬給揭過去了,誰知道他下面要說些什麼。
林遠忙說:“若是聖上把關東三省交由我治理,不出三月,定能收復失地,不過一載,連同外東北,一同收復。”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林遠心想:“翁同龢勢必反對,不知他會說些什麼?”
沒想到後排站起一人,走到當中空地,抖衣袖跪倒,朗聲說道:“關東三省乃是龍興之地,聖上不可將其交由林遠治理。”
光緒帝看見這人,笑了兩聲,說道:“林愛卿不必見怪,這人是朕的魏徵啊,他姓童名正,字懷遠,官拜大理寺卿,最是能言敢諫。”然後轉頭問道:“童愛卿,你倒是說說,為何不能把關東三省交由林愛卿治理呀?”
童正再向上叩首,朗聲道:“微臣以為,這林遠有不臣之心。”
這就是在說林遠要造反!此話一出,滿座肅然,偌大的殿中竟然鴉雀無聲!人人屏息靜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喘錯了氣,被皇上遷怒,轉眼之間腦袋搬家。
光緒帝聞聽,面上也是一變,問道:“童愛卿說說,林遠怎麼有不臣之心?”
眾人聽見光緒帝對林遠的稱呼由“林愛卿”變成了“林遠”,都知道要龍顏大怒了,這時只聽童正說道:“林遠手下,皆是短髮,不尊我大清發式,如此說來,不是有不臣之意嗎?”
林遠心想:“終於到了這個問題了。”他笑道:“原來是這個呀,我的部隊之所以梳短髮,純粹是軍事上的考慮,不知道這位童大人可曾上過戰場?”
那個童正自幼鑽研四書五經,寫八股文,哪裡上過戰場?聽見林遠這麼一問,只好硬著頭皮答道:“雖未上過戰場,可這忠心日月可鑑!”
林遠笑道:“今日戰場之上,多用火器,石子飛濺,難免傷及頭部,若是梳留長髮,包紮傷口多有不便,而且長髮不易清洗,裡面藏汙納垢,傷口極易感染,一但感染,傷者非死不可!我讓部隊留短髮,正是為大清儲存能夠作戰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