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3/4 頁)
腳下響起!巨大的氣Lang炸斷了橋身,俄軍士兵被拋上空中,猶如紛紛揚揚的紙片。
橋身一斷,俄軍的衝擊勢頭頓時被狠狠打了下去,他們無可奈何地撤退回南岸!張耀心想:“這下子你們過不來了吧!等我們的艦隊一到,你們就等到全軍覆沒吧!”
正在這時,張耀的通訊器中傳來了林遠的呼叫:“戰況怎麼樣?”
張耀說道:“報告艦長,我們炸斷了橋,俄軍現在被阻隔在了南岸!”
林遠聽到張耀的報告,心想:“太好了,俄軍多被阻隔一分鐘,艦隊就少一分的危險!”他於是說道:“太好了,艦隊已經出發,十二個小時之後就能抵達你處!”
通訊器裡張耀的聲音一變,說道:“不好,俄軍有船,他們開始渡河了!”
林遠連忙問道:“他們用多少時間能渡過河?”
張耀說道:“上游河水溢位了河道,所以我們這裡水流不是很急,還好俄軍的船都是舢板,只能依靠船槳過河,肯定要花費兩個小時以上!”張耀說完,就關閉了通訊器。
林遠知道張耀一定去指揮作戰了,林遠聯絡到艦隊的於明,於明彙報道:“現在江面上的Lang很急,不過我們可以克服,還有一個小時的路程,我們就要進入洪水區了。”
林遠心中一緊,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現在,也只能依靠將士們的能力,和時間賽跑了!
在於明的指揮下,十六艘炮艇排成兩列縱隊,向著洪水區進發,由於河水流量增大,所以波Lang也變得湍急起來,洪水區之前的河道很窄,所以波Lang就更大了,波Lang在船身上引起的傾斜角瞬間就增大到十度!十度聽起來不大,可是船身是在這個角度左右晃動的,如果此時突然有一個急Lang打來,船很有可能發生傾覆!
更危險的事情還在後面,如果把此時的松花江剖開,一個人站在邊上觀察波Lang的話,他會發現波Lang好像一條條正弦曲線,船就隨著這條曲線,從波峰到波谷,再到波峰,如果波Lang的能量很強的話,船就會在波峰處被重重拋向天空,然後再落回水面,這個距離不會很大,也不需要很大,船身離開水面幾十厘米的時候,落在水面上的撞擊力就足夠撞斷龍骨了!
這些炮艇都是蒸汽機螺旋槳推進的,螺旋槳是推動水的,發動機傳遞給它的驅動扭矩和水對它的阻力扭矩相等,當艇身離開水面的時候,螺旋槳就會處在什麼都不推的狀態,於是沒有東西為它提供阻力扭矩,這個時候螺旋槳就會在巨大的驅動扭矩之下飛速旋轉。這種狀態被稱為“飛車”,是十分危險的,因為轉速一快,首當其衝的就是軸承,軸承都是按照額定工作狀況設計的,只能承受一定轉速的摩擦力,當轉速加快的時候,產生的巨大熱量就會燒壞軸承。
接下來受難的驅動軸,軸在製造,安裝之後,質量中心絕對不可能幾何中心上,這樣在轉動的時候就多出來一個偏心力矩,讓軸繞著軸承中心連線轉動,從外面看上去就是軸在不停地振動,當轉速很高時,軸的振動也會增大,軸就會撞擊到和它連線的部件,從而造成很大的損壞。在波Lang中行船,一定要加裝壓艙物,這樣波Lang就不容易推動船身,可是艦隊沒有時間裝壓艙物!將士們與波Lang戰鬥的唯一法寶,就剩下了高超的技藝和堅定的意志!
在船被波Lang推起來的時候,如果能下壓船頭,讓船頭和波Lang成一定角度,就能有效地減輕危害,不過這個時機和角度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所以掌舵的都是最有經驗的老師傅,他們都是林遠新近招募的,在江上跑了幾十年的船了,開始的時候於明還嫌他們年紀太大,這個時候就見到好處了。
老師傅們全神貫注地操縱著船,不讓船有絲毫的差錯,大Lang順著船頭打上來,濺起一片晶瑩的水花,船身劇烈地搖晃著,船艙裡的炮手們死死地盯著炮彈架子,生怕炮彈從上面掉落,戰士們則死死抓出艙室裡的把手……
突然,船身搖晃的幅度減輕了不少,於明知道進入洪水區了,由於江水漫出了河道,相當於是水流的面積增大了,上流的流量是不變的,於是水流的速度就變小了,江面上的Lang濤也變得平穩了許多,可是於明懸著的心卻不敢有絲毫的放鬆!
兩岸變成一片汪洋,缺少參照物,無法確定哪裡是河道,一但炮艇行駛到了陸地上,那裡的水相對較淺,很有可能擱淺!
只能依靠老師傅們的經驗了,他們的感覺將是指引艦隊走出洪水區的致勝法寶!
屋漏偏逢連夜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