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時’的感情。”
“哈哈,你不是在享受‘單方進行時’的感情吧?!”姜燦認為,按照阿彌的邏輯,自己曾經對於文靜的單相思,應該屬於“單方進行時”了。
阿彌高深莫測地說:“偶爾整理一下‘過去時’的感情,暢想一下‘將來時’的感情,或者後悔一些‘完成時’的感情,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姜燦佩服於面前這個情種豐富的感情資源,暗暗罵道:“媽的,你娃過去的、進行的、將來的,把天下女人都收編光了,別的男人怎麼辦?”他但願阿彌只是一種調侃。像阿彌這樣的人,雖然花,但是有心的;有心就會受傷,也許阿彌的傷還很重。
“阿彌,你怎麼不發展一個呢?沒聽人家說成都‘三步一個張曼玉’、‘五步一個林青霞’?”姜燦打趣地說。
“張曼玉也好、林青霞也好,他們都老了—我倒覺得成都滿街都是狐狸精—玩得死人的。現在20世紀80年代的美女們啊!哎,還是一個人好,我認識一個自以為很超脫的朋友,他語出驚人:戀愛談到最後,你很難找到對手,跟不同的女孩談戀愛,其實只是跟自己性格的不同側面在搏鬥—結果是你自己傷痕累累。”
談話好像遇到了阿彌心理上的死結。姜燦感到阿彌情緒的起伏,趕忙遞上一支香菸,男人之間的體恤,一支菸最能代表一切。阿彌接過香菸,點燃,深深地吸上一口,青煙盪漾的深處是他已經黯然的眼睛。姜燦決定拯救這雙眼睛,他氾濫的責任感常常驅使著他給自己招攬過多的使命;但阿彌畢竟曾經影響過他,他知道這個傢伙身上具有的能量。
姜燦雖然已經在公司報到,但並沒有馬上接到上班的通知。公司的改制仍然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他迫不及待地給自己擬訂工作計劃,並透過網路、行業雜誌、公司裡的資料等方面,全面瞭解在他離開期間的動態,全力為將要展開的工作做準備。
某天,姜燦主動找老總彙報自己的工作準備情況。老總笑眯眯地請姜燦喝茶,並不急於瞭解姜燦的工作準備,而是跟姜燦閒聊了起來。
“這幾年,好多企業都說要等等等,等政策;但我們企業做了幾件事,是沒有等的。一件是放你這樣的一批年輕人去學習,並且也引進了一批,這算是在人才方面做的準備;另一件,就是支援你們聯合KH公司搞的那個方案;現在看來這些都是很有用的。”老總的深謀遠慮在今天才說了出來,姜燦深深佩服著他的高瞻遠矚。市場經濟時代的人們,通常把國有企業的僵化形象延伸到企業的管理者身上,恰恰這些企業是藏龍臥虎的地方。姜燦為老總的一席話所鼓舞,也為公司的明天充滿信心。
姜燦說:“現在的整合,公司在有形資產方面把控的權力不會很大,但是在無形資產,比如說品牌力、市場力方面就大有可為了;品牌做大了、市場做廣了,發言權就大!”
老總說:“所以你們要放開手腳幹,只要你們能做到市場願意買,我就有辦法讓產品進得去;只要你們把重點品牌迅速提升上去,我就願意投入。”
在領導身邊工作過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經驗,你平日裡總以為老總在打著官腔,並不瞭解真相;但在問題的關鍵處,領導就是領導,看得還是要透徹一些。
姜燦又談到了另外一個想法:“營銷的資源力中,產品力、品牌力都是我們可以直接花力氣打造的,只有渠道力我們望塵莫及—我想在商業環節上下點功夫。”
老總說:“商業環節上為了公平起見,是不允許搞推銷的;但我們多做些拉銷的工作總是可以的。”
姜燦又說:“我認為品牌走出去的同時,要注意避免空心化的問題。我們要重視對本地公益事業的贊助和推動。我觀察了一下,很多品牌在往外走時,多多少少都依託著在當地的品牌美譽度;如果我們本地的影響力提升,對品牌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成都作為西部重鎮的城市形象正蒸蒸日上,地方的自豪感如果能夠與品牌的價值主張進行友好地嫁接,將會起到穩固可靠、立竿見影的效果!”
第九章 戒(5)
老總感興趣地說:“具體一點的想法,說說呢?”
姜燦緊接著詳細說來:“大力宏揚城市精神,挖掘本地的人文積澱,促進城市文化形象的提升;助困、助學,關注慈善事業;修正我們的品牌價值主張,使之與城市經營和地方的人文特質相互支援;還應該做好品牌自身的文化形態梳理工作,在傳播推廣的時候,可以分階段、分層次地展現。”
老總邊聽邊點頭,燃起一支菸,也順手遞給姜燦一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