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側目,不過,在此役過後,日本海軍陷入了大艦巨炮主義的泥沼,認為只有更多更大更強的戰列艦編隊才是未來海上決勝的法寶。
此戰過後,日本內閣就透過了建造十二艘排水量在三萬噸的戰列艦建造一攬子造艦計劃,而且到了中華五十四年,在《巴黎海軍條約》到期之後,日本宣佈退出限制海軍條約,同時,內閣又透過了建造十四艘五萬噸級的“富士級”戰列艦和四艘排水量為七萬噸的“大和”級戰列艦。
這些大規模的造艦計劃也將日本經濟拖進了一條泥潭。
現在日本與路國陸軍在奉天一線展開了一場決戰,並從庫頁島開始登陸,並於陸路向黑龍江、圖門江一線逼進。
但是,我先管不了這些了,現在我正被西北的馬氏兄弟搞得焦頭爛額!
在年初接到我進軍西北的命令之後,西北的第三集團軍司令龍濟琛就開始命令部隊進行備戰。五月底,我趁著東北方面日本人和路斯人打得正歡的時候,下令第三集團軍第八軍從陝西北出渭州、固原,進攻靈州,發動寧夏戰役。第九軍從寶雞翻越秦嶺西出河西走廊,攻擊秦州一線,發動甘肅戰役。第十軍駐守潼關,監視河南的北洋軍隊。周奉先率第四集團軍北出廣元,進入隴南,從成紀一帶沿白龍江向北推進,另調彭玉林率第五集團軍二十萬人迅速進入陝西。
人民軍第八軍在寧夏的進展進行得還算順利,到八月初,整個寧夏戰役結束,我軍全殲了寧夏軍閥胡慶良的三萬多的回族軍隊,寧夏全境解放,第八軍趁勢沿黃河進入內蒙古,並於九月三日攻克五原與重鎮包頭。
六月十七日,第九軍第二十七師翻越秦嶺進入甘肅,第二十六師由鳳州進入隴南,二十五師由平涼、固原一帶向西攻擊,我軍分三路進入甘肅。
二十六師進入隴南後,由於第四集團軍剛由廣元出發,加之山路難行,拖累得第四集團軍每天行軍居然還不到三十公里。其主要原因在我,我隨手拿起筆來在地圖上一畫,根本沒有多考慮當地的複雜地形,於是,第四集團軍的十五萬大軍就艱難地行進在我畫出來的這條沿著白龍江的這條根本沒有路的道路上了。
於是,第二十六師開始揮師南下,一路攻克成縣,並於七月十三日,經過一天的激戰,全殲軍閥胡徵南的一個保安旅,攻佔隴南城。
等到七月二十二日,第四集團軍這才趕到隴南,於是,由二十六師駐守隴南,並剿滅胡徵南的殘餘部隊。第四集團軍的三個軍這才分三路開始向北進軍。
而此時,我軍第二十七師早已攻佔秦州,由於敵人不斷地襲擾,第二十七師只得留下一個旅駐守秦州。到了七月初,第二十七師在攻下隴西后,由於給養和彈藥等問題,再也無力向北攻擊。只能在隴西停了下來,等到第四集團軍到達之後,再發起進攻。
馬祥青和馬祥雲兄弟的父親馬鴻賓本是清末陝甘地區的回族起義中的一個首領,後來投降了清政府,被任命為秦州兵馬史,反過來又開始利用手中的兵開始殘酷鎮壓西北各民族的起義,鮮血染紅了他的頂戴,一直坐到了甘肅提督的位置。
共和成立後,他投靠北洋勢力,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軍閥。他死了以後,他的兩個兒子“子承父業”,繼續著掌控著甘、青兩省的軍政大權。
西北本就是少數民族眾多的地區,馬家父子經營多年,根基十分牢靠,手下的軍隊多是由回民組成。這馬家父子利用宗教,禁錮著民眾的思想,使得這些回兵甘願死心埸地地為他們賣命。
由於多年投靠沙路勢力,馬家的軍隊裝備比較優良,而且他們手下的六萬多回兵兇悍異常,打起仗來從不懼死,這也是馬氏兄弟毫不理會我多次提出的和平統一的主張的原因。除了這六萬正規軍外,馬家兄弟還掌握著大約二十個旅的保安部隊。
我在一開始就低估了馬家軍的作戰能力,隨著戰事的進行,我軍順利地攻佔了河西重鎮秦州之後,這種輕敵的情緒不斷地在軍隊中漫延。
其實,我們所擊敗的敵人三個保安旅即不是馬祥青的正規部隊,也不在馬家兄弟的勢力範圍之內。真正的抵抗是從我軍進攻隴西開始的,攻城的過程當中,由於馬家軍大部分都是騎兵,根本不善於守城,在我軍強大的炮火面前,終於放棄了隴西。饒是如此,我軍還是付出了傷亡一千五百多人的代價也攻克了這座不太大的城市,而且由於後勤補給方面多受到對方襲擊,二十七師就此也無力發動新的進攻了。
這時,我軍第二十五師正一路勢如破竹,從寧夏固原一路打到了靖遠,隨後由靖遠一帶強渡黃河,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