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坐在桌子的兩邊,沒有電視聲的吵鬧、也沒有其它聲音,她將碗筷擺到兩人的面前。
“開動。”她笑著。兩個人一同吃晚飯的美好感覺,可以讓她暫時不計較他剛才的霸道。
她夾了幾瓣萵苣進火鍋裡,看著他也做同樣的事。
“你剛剛問什麼?”
“什麼?”她茫然了一下,然後想起自己還沒有得到答案的問題。“哦,沒什麼,當我沒問。”
如果他的答案是“是”,那隻代表他有一段不美好的童年。她不認為現在這種情況,適合作這種“訴說”;她猜,他也不會想提。
“你說過,我們之間完全坦誠。”
“嗯。”她半咬著筷子,終於決定再把幾朵香菇丟進鍋裡。
“那麼你有問題就問,不必顧慮。”他同樣把幾朵香菇丟進鍋裡。
她表情頓了下,然後抬起眼。“如果你不想回答,你可以直接說,然後不要回答,我可以不要答案,可是我不要你為難。”
“你問。”
“你曾經有吃不飽過嗎?”不加修飾,她將剛剛的問題再重複一次。
“有。”
她表情又頓了下,突然改變問題。“為什麼不讓我進廚房?”
“太危險。”
“啥?”她當機,不懂這個答案的意思。
“女人進廚房,太危險。”他難得用這麼長的句子去回答她的問題。
“危險?”她真的沒聽錯!“我又不是沒有進廚房煮三餐的經驗,哪裡會危險?”危險?如果她進廚房叫作“危險”,那他進去難道就不危險了嗎?
“別跟我爭辯。”他習慣性的蹙眉。
“我拒絕不合理的對待。”她悶悶地道:“你要給我一個能夠認同的理由,否則我才不要聽你的。”
“我的母親死於廚房起火。”他淡著語氣道。
溫雨華一震。
“我父親在我出生前就死了,我母親很辛苦才生下我。五歲那年,我母親因為廚房的失火意外也離開我;後來我在孤兒院裡待了二年,在最後一次偷跑的時候,才碰上我養父,之後他就收養了我。”他的表情平淡又平靜,如果她不是這麼專心的盯著他,她不會發現,他眼裡極力隱藏的心傷。
她心一揪,很努力讓自己保持平靜。
“你為什麼偷跑?”
“因為那家孤兒院表面上是做善事,實際上卻是販賣小孩的人口販子。”
她低抽口氣。
她知道販賣小孩是怎麼一回事,如果當年他沒有逃跑,現在可能在不知名的國外,也可能已經被殺了。
他……他不該受到這種對待。
“不必為我難過,那些事都已經過去了。”他淡淡地道,將萵苣夾進她的碗裡,然後是沾了醬的香菇。
“可是,你不該受那些苦。”她並不完全是個無知的大學生,學法律、又對太多事感興趣的結果,是她參與了許多社會公益性的救助活動,所以她對社會上弱勢者的黑暗處也親自接觸過。
那些家庭不幸福、年幼失估的小孩,其實並不少;現在的社會救助雖然不一定能夠完全杜絕悲劇發生,可是至少仍留了個管道給大眾投訴。
但過去呢?那些大人們一手遮天,而那些小孩們只能接受無情的命運,被利益燻心的大人當作斂財的工具……
“都過去了。”他若無其事的低頭喝了口湯。
她咬咬嘴唇,“我寧願你不要這麼平靜。”
他沒看她,只是再將其它的菜放進鍋裡。
“你總是這麼冷靜,把自已真正的情緒藏住,可是你知道嗎?我好想聽見你大笑、大吼、甚至大罵都好,那樣至少你不是把所有的苦悲都往心裡塞,不會有一個人受不住、卻又硬得撐住的時候。”她站起來,走到他旁邊坐下,伸出手臂摟住他的頸項,把他的頭往自己肩上靠。
他的身體僵硬不已。
“我不要你一個人苦撐。”她低語。
第六章
他仍然全身僵硬,但沒有拒絕她的抱摟、也沒有回抱。
揪心的感覺愈來愈疼,溫雨華知道,他的身體反應愈僵硬,就代表這段過去在他心裡的陰影愈大,或者該說,造成的恐懼和不安全感有多深。
“你現在不是一個人,你有我。”她極力穩住語調,不讓喉嚨裡的哭意影響到他。
“沒有什麼人可以一直陪伴在另一個人身邊。”最疼愛他、關心他的養父,不就離開他了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