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頁)
蝦玫氖焙潁��⒄�車氖慮櫓沼讜詡�懦閃⒘肆礁鱸潞筇嶸狹巳粘獺�
1914年2月25日,以“科技強國、教育固本、全民共和、復興中華!”為政治目標的復興黨,確立了以建立高效行政的政府體系與法制健全的法治社會、建立科技與工業穩步進步、建立醫療教育與公共福利事業有力發展、建立經濟與社會民生和諧進步、建立強大國防與文化繁榮的新中國奮鬥綱領,當然更多的內容就和全世界其他政黨的成立沒什麼兩樣了,黨的章程、組織等等內容都嚴格依照張雨生的多方剽竊內容而制定。
總之,政黨的成立並沒有令張宇感到興奮,反而有了更多的責任感,不過令他最感興趣的還是黨章裡的那一句“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句話才是他最需要的。
演習結束之後,特意安排完隊員們的清潔工作之後,張宇還是習慣回到軍工廠去看看,畢竟自從和陸榮廷的那次不歡而散之後,張宇就已經有了隨時要和他發生大規模衝突的思想準備,但除了思想準備,還需要自身實力的強大才行。集團改組、柳州統治權的奪取、政黨的成立之類事務張宇肯定是不擅長的,這些還是張雨生的內行,而他則需要做的就是監督好集團的各項生產正常進行,重點關注保安公司和軍工廠的發展。
保安公司什麼時候正式變成正規軍是張宇不知道的,但他知道保安一旦改名為軍隊,那所有的意義都不一樣了,尤其是中重集團在柳州在整個廣西的地位和形象問題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廣大民眾富裕起來的帶頭人將很快成為他們的統治者,而一直相處融洽的集團工作人員也快變成政府工作人員,當然這些變化估計只要一些時間就能讓廣大人民適應,但前提是中重集團有那個能耐讓別人允許進行這一切改變,其中最大的障礙自然是陸榮廷。
軍力繼承自前清的陸榮廷,其實對於地方的管理和影響並不大。集團的調查結果反而顯示不少人民群眾願意跟著集團脫貧致富,也不願意承受軍閥政府的無休止盤剝,所以一旦廣西發生政治動亂,廣大人民群眾肯定是站在集團這邊的,不過令人難以忽視的還是出自於陸榮廷的軍事力量。
辛亥革命之前,滿清在廣西的軍力只有六十三隊巡防隊,士兵兩萬人。其中陸榮廷只有十七支並且駐紮在偏僻的南寧,實力遠遠不及當時駐紮在桂林的王之祥,但是上天垂憐了他,讓他得勢當上了總督之職,經過一定整合之後他便擁有了著兩萬人的部隊,自然是廣西境內最有戰力的成建制土匪,桂林和南寧是他的主要駐兵地點,但此時非常不幸運的是柳州恰好卡在了兩地之間,而柳州卻經過一年多的經營業已變成亞美集團的地盤,甚至是鐵路公路沿線的不少地區也是集團的忠實支援群眾。;
所以,在張雨生不斷挑戰陸榮廷底線的時候,他可能只需要動動嘴皮子、筆桿子就能成立政黨、改制集團、收取民心等等,但最終要迎接陸榮廷脾氣爆發的卻是張宇,所以他不得不好生利用手裡的一千多號人,一比十的兵力比例只能讓張宇另外想辦法彌補自身的劣勢,而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單兵素質和武器裝備,軍工廠就是張宇努力方向的所在地。
“經過多次演習證明,迫擊炮和馬克沁機槍都是十分有效的作戰武器。而迫擊炮的操作簡單、火力強大、射速和部署速度快捷等等特點,都是十分符合未來戰爭發展的。”張宇看著一門門嶄新的剛下生產線的迫擊炮,很是滿意地對著身旁的王漢明說道。
迫擊炮的整個發射過程的原理異常簡單。在發現並瞄準目標後,將迫擊炮彈從炮口滑進炮管,依靠其自身質量使炮彈底火撞擊炮管底部的撞針、或者依靠其自身質量滑至炮身底部,待射手操作釋放撞針後,撞擊炮彈底部底火。底火被擊發後點燃炮彈尾部的基本藥管,隨後捆綁在彈體外面附加藥包內的火藥亦被點燃。雖然炮彈與炮管之間有一定的間隙以保證炮彈滑落,但是彈體外部的閉氣環仍能形成極大的膛內壓力,推動炮彈出炮口並飛向目標。
迫擊炮的這種簡單的發射原理決定了迫擊炮彈不能與炮管緊密貼合,因此不能依靠膛線使炮彈產生旋轉以穩定其飛行方向,轉而使用尾翼穩定裝置來保證其飛行姿態。所以往往戰事一起,炮手可以很快就把炮管、底座、支撐機構等架設好,略略除錯之後便可快速發射,所以這樣的武器自然能成為二十世紀初步兵作戰利器,也自然成了二世為人的張宇倆必須先搞出來的利器,而且繼承於亞美集團的中重集團並沒有令人失望,很快就完成了60和80毫米兩個等級的迫擊炮武器設計、製作、試驗、量產。
“迫擊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