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的節日雅妃還是必須要參加的,比如二月十五的花朝節。
花朝節是魏國的八大節(春節、元宵、花朝、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之一,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因魏國古時有“花神掌管人間生育”之說,故又是生殖崇拜的節日,花朝節又稱“挑菜節”。
逢此日,民間和士人有過“花朝節”的風俗。這一天,民間幽人韻士,有賦詩唱和、遊賞、賞花、飲花朝酒、聚宴、演戲以及祈福等種種活動。也有人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各地還有“裝獅花”、“放花神燈”等風俗。
因為花神掌管人間生育,因此不但民間要舉行活動,就是皇宮裡也要舉行。
這個時候有時令花卉丁香花、壽帶花、杏花、梨花等多種花卉,因此肖皇后早早的便令宮女採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製成糕,用花糕來賞賜群臣。這個都是魏國的慣例了!肖皇后已經做了好幾年了,早就已經順手了。
除了這個之外,肖皇后還有帶領後/宮的一群女人舉行一些儀式,以求得花神的恩賜(魏國這裡信花神,不信送子觀音),能夠懷上一個孩子。
因為在魏國這些人的彪悍的想法中,花朝又是花神節,花便是生/殖/器;所以花神便能保佑生育,已婚女子跪拜花神,便能生下孩子。
不過在拜祭花神之前,首先還要在花樹上系五彩箋,說是五彩箋,其實就是紅色的箋紙,上面寫著一些歌頌花神的詩句,然後在下面綴著一串五色的絲線而已。
肖皇后微笑的接過宮女遞來的五彩箋,取一段紅繩在樹上繫好,似有感慨道:“自記事起,每次花朝本宮便會掛一條五彩箋到花枝上,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花樹仍舊漂亮,本宮卻一日比一日失了顏色。”說完,看了眼身後諸位妃嬪“你們也都掛上一條吧。”
將五彩箋系在樹上,謂之“賞紅”或“護花”。
詩云:“春到花朝碧染叢,枝梢剪綵嫋東風。蒸霞五色飛晴塢,畫閣開尊助賞紅。”
正是此事的寫實。
雅妃接過宮女遞來的東西,笑著開口說道:“皇后娘娘若是失了顏色,我們豈不是早沒了顏色了。”如蔥根般的白皙手指把紅繩打了一個漂亮的結,五彩箋便掛在了花枝上。
“雅妃娘娘說得對,母后如今可正風華正茂了!就像這朵盛開的牡丹一樣,哪裡是那些花骨朵能比得了的。”司空玲繫好五彩箋後,笑盈盈的拿著一朵絹紙做成的正紅色的牡丹花,插在肖皇后的頭上,果然襯得肖皇后更加的嫵媚動人。
雅妃臉上的笑容淡了“公主說的是。”
“貧嘴。”肖皇后點了點司空玲的額頭,眉開眼笑的說道:“本宮的女兒也都長大了!”一邊感慨著,一邊將用絹紙做的一朵粉紅色桃花插在了司空玲的頭上,花朝節嘛,不插花,哪裡是在過花朝節。就是民間的窮人沒有錢買得起絹紙做的假花,也會在頭上插上一朵不知名的野花的。
司空玲這個年紀,最適合桃花這種粉粉嫩嫩的花了,至於其他型別的話,不是太老,就是壓不在花的氣質。
肖皇后給司空玲插好花後,看著眾妃嬪都已經繫好五彩箋了,便笑盈盈的說道:“今日是個賞花的好日子,本宮已經叫人準備好了花,你們自己選喜歡的花簪吧。”
等著肖皇后的話剛剛落下,一旁端著幾盤花的幾個宮女上前一步,司空玲看清盤中放著各色的花朵,不過皆不是真的,而是由各色彩紙製成的,若不仔細看,真瞧不出半點虛假,做這花的工匠的手藝可真巧。
肖皇后頭上已經帶好了正紅的牡丹,司空玲的頭上是粉粉嫩嫩的粉紅色桃花,餘下眾人挑選的時候都避開了牡丹桃花這兩個選擇。無意的撞衫還有被原諒的餘地,若是故意的撞衫,那就不能怪別人記恨你了!
因為顧著司空玲,肖皇后沒有下去遊玩,只是坐在一旁跟著司空玲說著話。天知道一個剛剛滿六歲的小孩子,來祭拜花神這個送子的神仙幹什麼。難道這年頭講究的積少成多?等著日後司空玲出嫁了,好一舉得子?囧!
等看著時間差不多了,肖皇后才說道:“行了,時間差不多了,我們也該去祭拜花神了!”突然又像是想起什麼來著,對著麗妃說道:“今日乃是花朝,等下本宮帶諸位姐妹去祭拜花神,麗妃妹妹可要多上一炷香。心誠所致,金石為開,麗妃妹妹可不要浪費今日的好機會。”
“皇后娘娘說的是。”其實不用肖皇后說,得會兒麗妃也準備要多上一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