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3/4 頁)
體說不定會記恨她早期推掉他們採訪的仇,從而在報道的時候在報紙上寫些不太公正的評語,抹黑她的形象。
而且,現在她的新書,她的身份竟然也得到了央視媒體的關注,劉主編說,這已經是個頂點了,蘇夏你也該考慮考慮別再藏著掖著自己的身份了,小心以後過猶不及啊!
蘇夏聽劉主編的這些話,認真思考了一下,也覺得就是這麼個理兒。做什麼事,都要有個適度的量,她現在確實已經做到極致了,如果繼續執意瞞著身份,以後萬一哪天暴露了,得到的不僅會是各大媒體的集體炒作,而且,這炒作的方向裡肯定會咋有大量的負面訊息,不如現在見好就收。
於是她就問劉主編怎樣用一種合適的方法來公佈她的身份資訊,既可以做到不得罪媒體,又能夠儘量的減少影響,她還是不願太過出名。
劉主編立刻就笑著說他早就想好了辦法,那就是,辦籤售會!說起公佈身份,選一家媒體單獨採訪,哪怕選的是央視,也太得罪其他電視臺的媒體了。而如果開新聞釋出會的話,雖然說做到了大家都來誰都不得罪,但又太有炒作的嫌疑,會招惹反感,讓人覺得蘇夏之前是在刻意製造神秘感,好在此時一舉成名。而且蘇夏也不是明星,也劃不著做到這樣。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辦一場籤售會,這樣既符合她作家的身份,又能請很多家媒體誰都不得罪,還能多宣傳她的新書,讓銷量大大的提高,這樣多好!
而且,劉主編又說,他已經聯絡好了臺灣的一家出版社,兩方經過詳細的磋商,已經簽好了合約,對方出版社準備在臺灣出《天衍》,然後再由春江文化引進大陸,算算時間,第一版出來,就在今年國慶節左右了。而出版社如果在這幾個月裡好好製作蘇夏的雜文集,也能趕在國慶節那時候出來第一版,如果兩套書什麼宣傳都不做的就那麼在書店賣的話,《天衍》的銷量肯定能將雜文集給壓死!總得給雜文集一條活路吧。而且雜文集也是蘇夏和出版社的心血之作。逛是校對,出版設計,封面設計,請文學大家寫扉頁評語也費了出版社不少的人力物力呢。所以劉主編就自己搞了一個計劃:讓蘇夏在國慶節做籤售會,一下子同時發行兩套書!這樣兩套書都能做好宣傳,一年同時出兩本書,又是一個很好的噱頭……
如此巴拉巴拉巴拉,劉主編的嘴巴一連說了一個小時都沒停下來,就是想說服蘇夏:“辦籤售!一定要辦籤售!我們要賣書!我們要大大的賣書!”
蘇夏到這時候才知道原來劉主編早就設好了這個套子讓自己跳呢!也不知道他為今天這事兒都想了多久,費了多少腦細胞了。但是事已至此,她聽著劉主編設計的前景,也有些心動,於是就半推半就的同意了。
只是同意歸同意,到時候籤售會怎樣操作,做到如何的程度,肯定不同的選擇會帶來不同的後果。所以蘇夏就想著週末的時候來請教一下王爺爺,問問他自己選的對不對,接下來又該怎麼做。沒想到在這裡又遇見了霍錦文,想著集思廣益,於是就也對他說了。
作者有話要說:要開始狗血了 …
28、激烈碰撞
王文起聽完蘇夏的想法後,思忖了一會兒,放下茶碗,對蘇夏道:“不驕不躁,只要你能做到這一點,就沒問題了。”
蘇夏默唸著:“不驕不躁……?”
王文起點頭說:“出版社的人也是要吃飯的,而且劉老頭說的沒錯,過猶不及。什麼事都要有個量,你想瞞著自己的身份多給自己點隱私和自由空間是不錯,但是你也是個作者,作者嘛,其實也是公眾人物,捂的太緊了,也是有可能出現負面影響的。而且,你也不必將出名看的這樣可怕,只要你內心足夠強大,能應付這出名後帶來的種種後果,讓自己保持和之前一樣平和的心境,那就沒問題了嘛。”
霍錦文也點頭道:“其實我也是這個意思。大家都說少年成名不好,一是因為擔心再重複傷仲永的那般結果,一個好苗子,本來有可能大展光華的,結果卻被硬生生的扼殺了。二,也是怕年少成名的人處理不好自己身邊的人際關係,畢竟少年人心志都不成熟。其實這也看出名人的心智如何,我覺得,你應該是沒問題的。”
蘇夏被他二人誇的有些臉紅,稍稍平復了下自己的心境,她說:“那我就給劉主編肯定的答覆了。”
王文起“嗯”了一聲,問蘇夏:“劉老頭把你的籤售會定在什麼時候了?”
蘇夏說:“暫定的是今年國慶節。”
“國慶節啊……”王文起想了想,道:“那陣子我也沒什麼事兒,乾脆去給你捧捧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