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3/4 頁)
的文化品牌。
兩方現在都承認,要想發展,需要更多更廣的宣傳。可是無論烏托邦還是春江文化,都沒有那個實力能夠將影響力擴充到全網路,到全國。所以目前,他們都需要找到第三方的助力,原本蘇夏和劉主編都在苦思需不需要在全國招標,來一起分這塊蛋糕。但是現在得知了全國最大的搜尋引擎就屬於霍錦文,蘇夏哪還能不動心!沒有人比蘇夏更加知道這是一筆雙贏的買賣了,與其將蛋糕分給別人,還不如和霍錦文一起合作。
蘇夏按捺不住內心激動的將自己的主意告訴了霍錦文,並且徵求著他的意見。霍錦文略微思忖了一下,就欣然同意了這個合作:先不論這個合作是否能為他帶來利益,只要這是蘇夏提出來的,他總會為之考慮一二。
作者有話要說:… … 評論我不敢看,直覺認為板磚必須的嘩嘩的往下落……等我做做心理建設。
劇情就這麼發展了,我給他掰彎了,還會再掰回來,只能說目前的劇情是有必要的,雖然在有的人看來很扯淡,但在我的構思裡已經定局了。如果有讀者看著不爽的話,呃,可以選擇不買這幾章的,等過陣子再來瞅吧。算算時間下週的現在也可以徹底定盤了。
22、VIP閱讀制
由蘇夏牽線而成的春江文化…烏托邦…鴻遠集團三方合作,在霍錦文的應允下,很快就從單純的一個設想變成了實際的運作。
春江文化和烏托邦都急於找一個勢力龐大的網路事業大鱷來做靠山,而正在此時,鴻遠集團靠了過來,這兩家哪裡還有不上岸的?至於其他那些瑣碎的條件,倒是都好說,三方都不是那些眼皮子淺的人,看到的都是未來長遠的利益,所以,目前的那些蠅頭小利是沒有人去爭的。這樣和平而友好的簽約過程,倒是讓三方面都對彼此大有好感。
劉主編真的沒想到蘇夏能為他們拉來如此一條大鯊魚,不,大鯨魚來。這陣子看蘇夏都是眼裡冒著光的,恨不能把她當做出版社的吉祥物一樣,每天只掛在大門前,然後就能招財進寶。
正式簽約的時候,蘇夏,劉主編,烏托邦論壇的站長都到了,鴻遠集團那邊派來的負責人,他們原本都以為會是一個部門主管,沒想到卻是霍錦文親自來了。劉主編和烏托邦的站長都覺得受寵若驚,就連蘇夏自己都倍覺驚訝,不過霍錦文的態度倒是很平和,一點都沒有屈尊降貴的感覺。上午一番忙碌下來,更是一絲抱怨也無,讓在座的各位都對他好感倍加。
中午的時候,興奮不已的劉主編主動提出來要請大家去吃午飯;烏托邦的馮站長也連忙站出來說,這場午餐他來買單也可以。兩人之所與這麼熱情,一方面是高興,另一方面,則是想要與霍錦文攀交情了。
蘇夏覺得霍錦文會拒絕這個飯局,因為在蘇夏的印象裡,霍錦文對這些人情飯局是比較厭煩的,沒想到他卻答應了。於是一行四人就去了出版社附近的一家酒店,據說做杭幫菜做的特別好。
劉主編和馮站長都特別的健談,整個飯局中將氣氛打的火熱。蘇夏原本以為霍錦文走的是沉默一派的,沒想到他如果興起了,也能夠風姿卓越侃侃而談,只用一張嘴,就將從事文學行業的劉主編和馮站長說的啞口無言,自認技不如人。
蘇夏雖然一向不喜歡在公共場合裡發言,但是今日也難得起了興致,時不時的打趣劉主編幾句,然後在馮站長和霍錦文聊到網站現在經營困難的時候,也主動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馮站長訴苦說:“其實我當初創立烏托邦的理想很簡單,那就是作最好的創作閱讀平臺,讓讀者有好書看,讓作者寫的開心,也能出版有錢拿。但是現在……卻是有點舉步維艱啊。”
霍錦文雖然現在插手網路行業,卻在這行入水不深,覺得網路正是突飛猛進的發展的時候,何來舉步維艱一說?於是好奇道:“這話怎麼說?”
“文學,特別是原創文學,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賠錢的買賣。特別是我們這些私人做的,沒有多少資本關注也沒有國家扶持的原創文學來說,現在大多都面臨著危機。你們實體出版行業還好,有著固定的宣傳模式,作家團體,讀者受眾,每年雖說賺不了大錢把,可也是個餓不死的行當。可是我們網路文學呢?別看現在發展的這麼欣欣向榮的,可是因為沒有實際的營銷模式,只是靠著作者們和讀者們的熱情來經營。作者們來我們這裡寫書,雖然很多人都抱著要出版的目的進來,但是,有多少家出版社是專門從網上找作品來出版的呢?他們大多有著自己固定的作者群體,根本不會來網上淘書,就算有,那也是少數,畢竟不能只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