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可以這麼說,草民絕不會討要有損國家利益的賞賜,不知……?”
“好!朕答應你!”皇上手一揮,一個太監遞下來一個金牌。
“草民謝皇上!”楚雨婷謝過恩,興高采烈的下來了。我也長吁了一口氣,她膽子真大。
這時大殿上像炸開了鍋一樣,一片議論之聲。
“他是何人?居然如此器重!”
“好像是三王爺帶來的人……”
“只是一伶人耳……”
……
————————————————————————
作者按:那歌裡的“中國”沒改,因為這裡是從三國以後開始分叉的,而“中國”這個也已經產生,大家就湊合看吧。
“中國”一詞的由來——“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周代文獻,後來隨著所指物件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大致說來,有以下六種概念:一是指京師(首都)而言,如《詩經&8226;民勞》注:“中國,京師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如諸葛亮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三是指中原地區,如《史記&8226;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徒中國”。四是指國內、內地,如《史記&8226;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五是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六是指華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史記》、《漢書》經常出現這樣的稱謂。所以自漢代開始,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正因為如此,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便以“中國”自居,如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而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
“中國”一詞所指範圍,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擴充套件過程。當《尚書》上出現“中國”時,僅僅是西周人們對自己所居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到東周時,周的附屬地區也可以稱為“中國”了,“中國”的涵義擴充套件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而隨著各諸侯國疆域的膨脹,“中國”成了列國全境的稱號。秦漢以來,又把不屬黃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權統轄範圍之內的地區都稱為“中國”,“中國”一名終於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
絕色棄妃休夫記 寒芷殤 第一卷 第十四章 風花雪月
觥籌交錯,杯盞更迭,歌舞昇平。
為了這個宴會我早就餓的前胸貼後背了,此時更是顧不了那麼多,揮動著我的爪子,開始狼吞虎嚥,嘴裡塞得滿滿的,左手拿著雞腿,右手抓著蹄髈。楚雨婷看我吃的香,也擼起袖子,和我一起風捲殘雲,周圍人的下巴都快脫臼了,雲逸寒只覺一群烏鴉飛過,黑壓壓的一片(若依:想起一句詩……黑雲壓城城欲摧…。…),而莫則是習以為常地抽了下嘴角。
“慢點吃,沒人和你搶。”雲逸寒終於忍不住出聲“勸”道。
“怎麼沒人搶?雨雨不是人嗎?”睜著眼睛說瞎話。
“一個女人這麼能吃,真不知道你的‘天下第二美人’怎麼當的!”雲逸寒掏出一個手帕溫柔地給我擦拭著嘴角的油膩。
“天下第二美人?我嗎?”不是吧?這裡還有人弄什麼美女帥哥排行榜?
“嗯,南瞻國有四大美人,老百姓稱她們為‘風花雪月’,而其中你排第二。”雲逸寒搖頭無奈地解釋道。
“快給我講講。花?難道我像花一樣美麗?”像什麼花呢?蓮花?菊花?桃花?(某殤:都不是,你是如花一朵。若依:你是翠花,給我上酸菜。)
“不知羞,還像花一樣美麗?花說是你的姓氏。”聽著我的大言不慚,雲逸寒頓感無語,雙手撫著太陽穴,無奈地說道。
“哦。其他的三個美人叫什麼?是幹嘛的呀?”嗚嗚,原來我不是美貌如花,而是姓花的意思,嗚嗚。什麼爛姓嘛!(某殤:這跟姓有什麼關係?)
“風撫柳是安國公的長樂郡主,兩年前嫁與東聖國國君和親了。雪飄飄是春滿園的花魁。月玲瓏是右相月如風之女,亦是我的師妹。”
“怪不得東聖使者那麼客氣,原來是聯盟國啊。”
“對了,你和那個小子怎麼會認識那個吉他的?”他挑著眉詢問著我,那眼神好像寫著“偷漢子”,暈。這個要我怎麼解釋?難道要我說那個是我們時空才有的東西嗎?
“那個……我在一本書上看得……”我只好扯了個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