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朗。
第18章 莫家阿寶〔十八)
那一年上元節,阿寶被父親拘在家裡不準出去,她收集的話本子已全部看完,一時無所事事,便帶著梅子去找阿嬌。因下雪,門口也無人,進了暖閣,卻見阿嬌坐在貴妃榻上正在繡一方羅帕,武姨母則坐在她右首,正擎著一面銅鏡拔眉毛。武姨母喜好打扮,即便不出門,也要收拾的山青水綠。她容貌上不見得出奇,但打扮得好,和莫夫人站在一處,卻把莫夫人襯得像是莫主事的老母親。
阿寶心裡冷笑一聲,面上卻笑嘻嘻地,脫下斗篷,叫了聲“姨母”,又伸手去拖阿嬌:“好姐姐,你去給我烤個紅薯來吃,還要杯熱熱的茶。”
阿嬌笑著嘆了口氣,自下了塌去與婢女們去張羅烤紅薯。阿寶上塌,只盯著武姨母看。武姨母叫她看的不好意思,只得停了手,眉毛已然修得彎彎又細細。
阿寶笑道:“姨母真是好看。”這話倒是真心。
武姨母紅了紅臉,笑嗔道:“這孩子,我都這麼大年紀了,又有甚好看的?快別盡盯著人看。”
阿寶央道:“姨母也給我拔下眉毛吧。我要嬌姐姐一樣的眉毛。”阿寶一雙眉毛又粗又直,英氣有餘,秀氣不足。雖是一個父親養出來的女兒,但阿嬌卻是嬌嬌弱弱,她的一對秀眉也使得阿寶豔羨不已。
武姨母聽了倒唬了一跳,笑道:“你小小年紀,哪裡要拔眉毛了?被你爹爹知道了,免不了一頓罵。”
阿嬌拉著武姨母的袖子嘟嘟囔囔撒嬌弄痴,武姨母被纏不過,叫人拿來熱巾子給阿寶眉毛上敷了敷,稍稍拔了些許。才拔完幾根,正待要接著拔時,卻聽阿寶問:“姨母家在哪裡啊?上回聽阿嬌說起,我又給忘了。”
武姨母的男人死後她為婆家不容,被趕回孃家,老父母也相繼過世,卻又受不得侄子侄媳的臉色,恰巧阿嬌娘親難產早逝,便前來投奔來莫家,與小阿嬌為伴。眾人也都隨阿嬌稱她一聲姨母,說是客,實為僕,平常管著阿嬌的兩個婢女,照應阿嬌一應起居。
若武姨母如實說自己無家可歸,無處可去,阿寶也無話可說。偏她是個要面子的,聽得阿寶如此問,便道:“我孃家在城南武家鎮桃源村,因村裡有片桃樹林,每年春天桃花開得好,因此叫做桃源村。我老父親原先是個教書先生——”
“桃源村這般好,為何總不見姨母回家?難道姨母竟從不想家麼?”阿寶眨眨眼,裝作懵懂無知地樣子問。
武姨母手一抖,想起阿寶素日最是鬼怪精靈,原來繞了半天,最終想說的還是這一句。阿寶既看得出,莫夫人想必也曉得自己的心思了。思及此,不覺羞愧難當,面色灰白,心下已涼了半截。
莫主事雖已年過四十,但相貌堂堂,年輕時也是個風流種子。因早年無子,娶了兩個姨娘,竟都是福薄的。一個是阿嬌的孃親,生阿嬌時難產,紅顏早逝;一個是阿寶的娘,也因病早早去了。現僅剩下莫夫人一個,莫夫人卻比莫主事還要大三歲,這兩年又發福得厲害,單看相貌,如何配得上莫主事?起初因自己寄人籬下,並不敢有什麼心思,日子久了,見莫主事溫和有禮,人又瀟灑倜儻,不由得生了綺思。想是這陣子往他跟前湊的次數多了些,竟叫人知曉了心思。眼下叫阿寶捉住了語病,暗諷自己賴在莫家不肯走。
阿寶看武姨母白著臉,眼中含淚,只哆嗦著嘴唇卻說不出話,便笑嘻嘻地下榻穿鞋——卻是連眉毛也不管了。阿嬌帶著人端了烤好的紅薯進來,見武姨母這個形容,又見阿寶起身要走,便有些瞭然,忙問:“可是阿寶又淘氣了?”
武姨母忙擺手,強笑道:“是我把她的眉毛拔壞了……”
阿嬌定睛一看,可不是,阿寶的眉毛一根粗,一根細,“噗”地一笑,道:“小小人兒竟然也要打扮了,這下倒弄得不倫不類。待會兒我再給你仔細拔便是,這些也值當生氣。”
阿寶便不慌不忙將一個紅薯吃了,又飲下一杯熱茶。待兩根眉毛都拔好,便笑嘻嘻地告辭而去,臨走時又強奪了一塊阿嬌剛繡好的羅帕。
阿嬌氣得直跺著腳,嗔道:“就知道你是個賊,自己不願學,成日裡瘋玩,又都來搶我的。待哪日我稟了爹爹,將你狠狠打一頓,治治你的強盜性子才好!”
待出了阿嬌的東廂房,梅子也埋怨道:“我們即便針線沒有二小姐的好,也不曾短過你這些零碎玩意兒。再說二姑娘心細,但凡衣裳帕子上都繡了自己的名字,你怎好意思拿出去用?”
阿寶只嘻嘻笑道:“我曉得。我就愛看阿嬌生氣的樣兒。”她與阿嬌相差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