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禁忌,直至滿清入主中原之後,這一陋習方逐漸改革,清朝王室常以公主下嫁蒙古王公,強迫蒙人改俗,駙馬身故,任何人也不許對守寡的公主無禮。平心靜氣論功過,滿人確也比漢人高明,能將這陋習改革成功,漢人應該慚愧。漢人也有公主下嫁外族的人,漢朝的和親政策,誰不知大名鼎鼎的昭君和番?最後昭君仍然下嫁給她的兒子。以大明皇朝來說,不但不設法改革反而鼓勵蒙人保持原風俗。隆慶四年,大元汗的孫兒俺答,霸佔了自己的孫兒把漢那吉的未婚妻三娘子,這位三娘子也是俺答的外孫女。俺答的兒子皇太子,(黃臺青)繼位,名叫乞慶哈,娶了他的母親三娘子為妻。乞慶哈死後,兒子哈力克繼位,娶了三娘子為妻,明朝封三娘子為忠順夫人,因為她主張對明朝保持和平。
哈力克死後,三娘子已是個老太婆了,他的孫兒卜失兔,又開始騷擾河西四郡以及青海。明朝派出使者,力勸三娘子嫁給她的孫兒卜失兔,以使阻止卜失兔騷擾大明江山。三娘子只好順從嫁給卜失兔,卜失兔方向明朝表示服從不久三娘子也老病而與世長辭。這一筆爛賬,從俺答至卜失兔,前後四個人(不包括未婚夫把漢那吉),他們的輩份與名份,想算清真得化一番工夫。
天山四奇名義上是同族同姓的人,都以羅字為漢姓,按年歲分別稱羅山、羅全、羅勇、羅麗他們的輩份不詳。羅麗卻是羅山的妻子,可知兩人不是親兄妹。
林華對蒙人的風俗不陌生,但卻不知天山四奇之間的關係,以為四人是四兄妹哩!通名道謝畢,林華向羅山問:“聽說羅兄要劫天方的貢使,是否真有其事?”
“在下已和向兄解決了,基於友情,在下放棄劫使大計,徑自返回天山。但不知林兄意欲何往?”羅山豪爽地答。
“化干戈為玉帛,好事嘛!在下要到苦峪,該上道了。”林華一面說一面牽坐騎。
羅山也走向坐騎,笑道:“咱們同路,這一帶蒙胞甚多,願伴林兄偕行。”
鐵金剛哈哈笑,說:“真妙,沿途不怕寂寞了,有林兄同路……”
“呵呵!你念念不忘我的酒,是麼?”林華拍著酒囊說。
羅姑娘扳鞍上馬,向同伴笑道:“林兄是唯一的漢人,需要人照顧,你們在前開道,我陪伴林兄斷後。”
羅山上馬,笑道:“好,我和兩位弟弟在前,負責與蒙人打交道。向、彭兩兄也請同行,你們兩位負責與回人打招呼。有林兄在,雖不怕有人找麻煩,但萬一衝突起來,畢竟有所不便,碰上了大批遊騎,不先打招呼要吃虧的。走,趕一程,入暮時分便可趕到回回堡,不可錯過宿頭,還有七十里路呢。”
林華不反對他們照顧,他希望儘可能少惹麻煩,沿途希望沒有意外的耽擱,有天山四奇與大漠之狼兄弟照顧,應付蒙人回人定可順利。
他與羅姑娘走在最後,伴轡而行,烏錐馬小馳而走,依然速度甚快。烈日當頭,午間趕路十分辛苦,灼熱的沙礫冒出陣陣熱浪。吹來的風乾燥炎熱,像在大火爐中趕路,熱得七竅生煙十分煩悶。沿途甚少行人,走了好半天,只發現後面五六里有人馬趕路。
距嘉峪關一百二十里的回回墓,也就是日後的回回堡。或稱惠回堡。那時回回堡盛極後衰。往昔是回人聚居的大部落,幾經變亂,目下已成了廢墟,近山邊的一帶草原上,尚遺留著回人特有風格的四方形、平頂白色房屋,有些已經坍倒,有些依然屹立,但風霜雨雪炎陽交替侵襲,已變成斑斑剝剝其色蒼黑的殘壘了。
炎陽下不宜長行,每半個時辰必須略加休息,因此,將近斜陽西下,他們方踏入回回墓地境。天山四奇地頭熟,羅山在前面扭頭叫:“在路旁附近歇宿不安全,咱們向南走,跟我來。”
坐騎離開大道,馳入荒野,不久便到了一座小山下,矮林前出現了五六座破敗的房屋,屋雖少但佔地甚廣,仍可看出往昔的宏大規模。
只有兩棟聊蔽風雨的敗屋,附近全是坍牆斷壁,巨大的石塊零星散佈其間,荊棘野草已高與腰齊。
羅山在一棟破屋前下馬,向林華說:“本來前面曾設了站臺,半年前被一群來歷不明的人所拆毀,往來的商旅只好在該地露宿,經常可碰上強盜行劫,為免麻煩,在此地過夜比較安全。”
老二羅全也說:“這兒原來是一座清真寺,二十年前毀於兵火,附近三十里內十室九空,最後那些劫後徐生的人向西遷徙,只留下戰火的遺痕讓後人憑弔了。”
“此地距回回墓還有多遠?”林華問。羅山向西北方向一指,說:“就在前面的山口內,騎馬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