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4/4 頁)
約十八九歲的英俊少年,上穿短袖勁裝,現出一隻小碗粗的手臂,兩隻手腕部分,各有四寸長的一節護腕皮套,再左肩右斜,斜掛著一根銀圈,大概就是他的兵器之一。
下著齊膝短褲,腰間纏著一條銀絲白套,交織而成的七尺軟鞭,再下面則一雙長統的鹿皮馬鞭。
這少年本就身強體壯,再經這一打扮,更顯得肌肉結實,渾身是勁,但眉宇中卻隱著三分天真,七分英氣。
第四位,卻是一位年約二十四五的藍衫書生。
這書生生得儒雅俊逸,身形修長,文質彬彬,手握一根約二尺長的碧玉翠笛,一切舉止動作,都顯得頗有韻臻,更有一份沉著與成熟之美。
這書生給人一見,直覺的印象是:此人風彩不輸黃琦,而那翩翩風度,舉上卻又比黃琦更增幾分真實。
這書生後面,則是四位勁裝大漢,人人都約三十出頭年紀,個個孔武有力乍看之下,似較關東四惡,西傾五等人,更為剽悍勇武。
可是,幾人手中抱著幾根長短不一的竹杆,不知是作何用處,這使嶽文琴和東方大鵬兩人,甚為困惑不解。
此時洞外大雨如注,下得嘩啦有聲,而且雷電交加。
這洞雖然不小,約有數丈方圓,但由於各人散坐各地,所以看起來覺得到處是人,而且顯得很擠。
忽聞那藍衫書生笑道:“山洞無主人,大家都靠這邊來休息,讓出一部分空位讓後來者躲雨,出外人嘛,大家都方便方便,於是,各人都向東邊洞壁移去,有的據石而坐,有的倚壁而立,讓出西邊一片空地,以俾後來之人立足,由於那書生這番言詞,嶽文琴與東方大鵬兩人心中大牛好感,暗暗點頭,所以,兩人不禁側頭互望一眼,這洞穴本來就小,兩人擠在一起,難以轉過身來,這一不約而同的互相側頭對望,差點親上了嘴,東方大鵬只覺一陣幽幽蘭香,心神一蕩,連忙偏過頭去,但聞那美豔的綠衣少女嬌聲說道:‘表哥,你又要佈陣?現在你又打算佈一個什麼陣?’一口吳儂軟語,實足的寧波音韻,確是好聽得緊……”
卻聽那藍衣書生笑道:“這要看二叔的意思羅……”
忽聞那老者說道:“我們在此只是略作休息,又不過夜,等雨停了就走,也就不用佈陣了。”
東方大鵬聽得暗暗點頭,在嶽文琴耳邊悄聲說道:“我曾聽娘說,有人可以插枝為陣,看來這書生懂得河圖洛書,奇門陣式之學,比黃琦高明多了。”
這時,忽聽那綠衣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