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年來,他沉浸於簽名書收藏而樂此不疲,一是出於他對文化的熱愛,二是因為他看重書中所記之事,以及著書之人。熊光楷同志曾對我說,他收藏的簽名書或者蓋章書已逾兩千,包括中外領導人、中外名人、親友師長若干類別,著書之人大都名重一時,書中之事也常常青史有載。我想,光楷同志坐擁書城之時,一定會有與歷史同行、與偉人結伴之感。
果然,以藏書為線索,結合書中之事,兼顧著書贈書之人,熊光楷同志寫成了《藏書·記事·憶人》一書。在這本書中,藏書、記事和憶人是統一的,以書為媒,熊光楷同志抒發了對事、對人的回憶和思索。在浩如煙海的出版物中,該書自有其獨特的風格和魅力。
光楷同志的收藏,已經超越一般意義上的擁有,而進入了品味人生、對話世界、追溯文化的境界。
是為序。
孫家正
2007年7月27日
序 二
久聞熊光楷將軍的大名。五六年以前,熊將軍曾託友人請我在自己的幾本小說集上為他簽名,我初次知道他有收藏簽名書的愛好。友人還介紹說,熊將軍藏書極為豐富,他收藏的簽名書更是令人羨慕且“嫉妒”。國內外名人,從國家領導人、總統、首相、軍界名家、科學泰斗、經濟學家,到親友師長以及作家藝術家,凡他喜愛的,必會想方設法索到簽名書或蓋章本。我的許多同行都在將軍的索書之列。那時我與將軍還未曾謀面,卻已在心中對將軍這一癖好肅然起敬。
終於有了與熊將軍的第一次見面:是一次開會時。熊將軍在會場迎著我走來,身材魁梧,氣質儒雅,談吐謙遜溫和。他同我簡要寒暄幾句,隨即拿出一本新購得的拙作《第十二夜》請我簽名。我雖早已知道將軍的這一愛好,但此時此刻他這種有備而來的真摯舉動仍然感動了我。後來我曾將我的文集簽名贈送將軍,他也投桃報李地把自己的論文集饋贈於我。不久之後,我讀到了熊將軍即將出版的新著《藏書·記事·憶人》。
《藏書·記事·憶人》記載的就是熊光楷將軍的收藏故事。從中國名人的簽名書,到外國名人的簽名書,再到親友師長的簽名書,透過這樣一本本簽名書,熊光楷將軍從一個不同尋常的視角串起了他獨特的人生履歷與人生感悟,也串起了半個世紀裡中國的發展變化,以及近幾十年間世界風雲的變幻。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完整的世界,每一本簽名書也必有一段感人的真實故事。作為一本談書的書,要把那麼多完整的世界納於一爐,熔鍊成自己的完整世界,這不但需要高超的見識和宏闊的視野,還需要有一定的敘事技巧。令人讚歎的是,熊光楷將軍雖然戎裝在身,卻是文筆粲然。談書則高度概括,記事則娓娓道來,憶人則寫意傳神,謀篇佈局時又常有變化。敘述簡潔卻不單調,筆至精微處亦不敷衍,可謂收放自如,讓人捧讀之餘時有驚喜:歷歷在目的滿是精神的愉悅,點點入心的盡含作者濃縮了的灼見。
熊將軍在談到自己的索書心得時曾說:“購書、索書必須讀書。不讀書,既對不起作者的伏案操勞,也對不起作者親自簽名的拳拳苦心……讀書之後再藏書,用書築起黃金屋,胸中就有百萬兵。因此,對於我這樣一個從軍半個多世紀的人來說,藏書,就是為了藏兵。”這藏兵,又何嘗不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所蘊涵的雄壯底氣呢。
書成之後,熊光楷將軍囑我作序。將軍有命,當然要遵從。但上述的三言兩語,實在算不得序,聊表敬意而已。內心裡最想說的,是讀了《藏書·記事·憶人》,再次體味到閱讀一本好書的妙趣,以及什麼叫做學無止境,什麼叫做頤養深情。
鐵 凝
2007年8月9日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序 三(1)
我愛好收藏。我愛好收藏的,不是奇珍異寶、古董字畫,而是簽名書。古今中外的簽名書都在我收藏之列。有時候,斯人遠去,收藏簽名書有困難,我也以收藏蓋章書為樂。古人寫信,見字如晤,古人掌軍,見印如令。透過這些簽名書和蓋章書的收藏,我和這些作者們也如同可以會面,可以交談,可以親耳聆聽他們在書中的敘說。
我對簽名書的收藏,緣起於《鄧小平文選(第三卷)》。《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出版於1993年10月。1994年,鄧榕送給我一本精裝的《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在書前印著“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那一頁,留著鄧小平同志的親筆簽名,落款時間是1994年。鄧小平同志誕生於1904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