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部分(第4/4 頁)
其實這就是食義。
或者說,是對意的營造。
這個意,在‘色香味形意養’裡。
“第一層的寂,‘陋外秀中’,讓我故意把料理做的難看,然後美味驚人?天,這也太真實了,不符合我的理念。”
“第二層的寂,‘歲月流逝’,也粗淺了。”
“那東西,既然指名道姓了說,要吃具有時代新鮮感的‘寂’,那就是‘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句詩的理解沒錯了!”
夏羽腦筋高速運作。
知道‘寂’的第三層,但在實際的烹調中,怎麼去操作呢?
換句話,他該以怎樣的料理技巧,去實現‘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句詩的內涵。
一碗拉麵,大體可分為:面、湯、菜。
然後,是味道的部分:著味、調味。
其實100多年前拉麵由橫濱中華街傳入島國,並順應霓虹人口味而進行一系列改良後變成日式拉麵這樣風靡世界的大眾美食,這其中,‘面’的部分,對比湯、菜以及味道,變化應該可以說最少。
在中華,拉麵是大廚們和麵後,經複雜的手工,拉制而成。
在霓虹,拉麵則是刀切,或乾脆用壓面機,方便快捷。
二者都是“拉麵”,卻因為鹼水,在口感上有著勁道的不同。
但真正說來,拉麵並沒有改變多少。
根子就在那!
“所以,把拉麵,看成是‘病樹’,而我若想讓老樹開花,煥發生機,卻又不是傻頭傻腦去改變拉麵,而是整體的看一碗拉麵!”
“時代的新鮮,時代的生機……就在湯、菜,或者著味和調味部分營造!”
夏羽腦中的施工圖,漸漸的結構清晰。
他嘴角很快勾起一抹清爽笑容。
有了!
“或許這樣,咀嚼時,口腔就很容易滋生出寂的情緒。可這也僅僅是‘菜’部分的變化,要不要,對湯、調味部分,再動刀子?”夏羽瞄著廚技欄。
繼爆炎後,香料不等式也破境,抵達源頭。
是時候發揮出來了嗎?
夏羽眼神顯得相當的謹慎。
……
當青木宗太、一真住持到廚房時,夏羽已經把麵條製作出來,熬煮湯底的鍋子,也架在了現代化的灶具上。
此時灶火正旺,高湯鍋上面有一絲絲的扭曲霧氣。
真正讓兩人停下腳步,並露出驚訝之色的,是夏羽正在為拉麵製作的“配菜”。
日式拉麵的配菜,為人熟知的,無非就那幾個。
嫩筍,紅姜,海苔。
溏心蛋。
以及……日式叉燒肉!
如嫩筍、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