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體會自己的痛苦,或者自己的歡樂,他有不同於一般人的表現。他更加執著、更加捨不得、更加不能容忍、更加受不了、更加忍不住,他必須要把它表現出來,這就是藝術家的天性。這樣就使他痛苦,要比別人痛苦一百倍。因為他要反覆體會自己的痛苦,要想表現出來你光是那麼樣一下子大哭一場,那是不行的,成不了藝術。要想表現出來,要反覆體會。痛苦比別人多一百倍,歡樂也比別人多一百倍,因為你要反覆體會呀。所以呢,藝術家呢,就是比別人假如說有點不容易的地方,就是說他要有這種忍受能力。這種忍受能力很多人都有,但是很多人因為他沒有達到那麼高度,沒達到那個,他要使自己反正他這個行為做完就完了,藝術家就是這樣子。
所以,我認為呢,對自己來說,他把它表達出來以後,自己得到了一種滿足,自己得到了一種安慰。所以,我覺得藝術就是這樣子在人類中間發生,然後為人類所需要。所以剛才我就講了這麼一個關係,就是說藝術來源於情。但是呢,在創作過程中間,在製作過程中間,惟一的標準就是“情”。什麼大家、作家、小說家,各種技巧各種傳統,真正地在藝術創作者中間的時候,多是居於次要的地位,惟一的標準是你到底把你的情感體現出來沒有,這是惟一的標準。托爾斯泰在他《藝術論》裡頭,對這一點提得是特別清楚,特別確切。他說真正第一流的藝術和第一流藝術的區別,往往就真正一點點,就是你的色彩稍微冷一點點,稍微暖一點點,構圖稍微偏一點點,稍微偏過一點點,這一根琴絃拉過去,稍微重一點,稍微輕一點點。大家就是大家,就是一根弦拉到你心頭去,感覺到確切,感覺到過癮,聽的感覺到就是那麼回事。小家第二流,太小的家區別很大,無所謂了。第二流的大家,也是大家,就技巧來說,往往比第一流甚至更好,都有可能,但是就在這個情感的掌握上頭,總是差那麼一點點。這個樂譜上頭都沒法表現出來的,標不出來的。這種差真正一點點,那麼托爾斯泰就說了,怎麼達到真正一點點呢?他是大家,他知道,他說只有你沉醉在感情中,只有你沉醉在自己體會到的感情中間,才可能感覺到分寸到底如何。輕一點他覺得不對,重一點他覺得也不對,只有拉到那個說就是我的心聲,這種只有你自己情感自己到那個程度去了,你自己就會知道應該如何,產生你自己內在的標準。假如不是情感有真切的體會,那麼,你就可能有什麼標準,所以動情。情又是藝術的惟一標準,只有根據你自己的體會,自己的真正的感受,然後你才知道應該如何。所以魯迅先生就總結得非常好,他說“一個作家,是要煮自己的肉給別人吃,要咀嚼自己的靈魂”。我認為太對了,“咀嚼自己的靈魂”,“咀嚼”也就是剛才說的痛苦要痛苦一百倍,高興要高興一百倍。要體會高興,高興什麼情況之下,自己非笑出來不可了,只有你自己去反覆體會,去感受,這樣你才能抓住真正的理,反覆咀嚼自己的靈魂。我認為是藝術創作最根本的東西。魯迅先生就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總結了他自己寫《阿Q正傳》的體會,我認為是藝術創作的真正的創作方法。我認為我們繪畫、我們雕刻、我們的同樣一樣的一個創作方法,也絕對是中國式的創作方法。他就是說是“靜、觀、默、察”。靜著看,默默地觀察,爛熟於心,在心裡頭爛熟了。痛苦,今天痛苦,明天痛苦,閉眼就痛苦,反覆體會的痛苦,爛熟於心,凝神結想,把這些集中起來,凝神結成一個形象,一揮而就,這是中國式的創作方法。外國人呢,找一個模特,根據這個模特來加以發展。中國人從自己的體驗入手、從自己的感受入手、從自己分析自己入手,不是去分析客觀現象入手。因為藝術的價值,客觀現象是客觀,但是藝術價值是主觀的價值,是藝術家體會的價值,是藝術家自己靈魂的價值,你是刻畫你自己感動所在、感動之點、感動深度、感動的突出點、感動的焦點在什麼地方,而不是去描寫客觀現象到底如何。
所以這個情我認為是一個作家創作過程中間的惟一標準。所以說到最後呢,情呢,又是藝術的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我就說了,情是自己終於表現出來了,得到最大的安慰,得到最大的滿足。老實說從我自己來說,我認為所有的真正的藝術家來說都是一樣的,最大的滿足不是賣多少錢;最大滿足不是什麼中央電視臺拍了廣告,拍了電視,不是的。最大的滿足對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來說,是終於把自己鬱積於心、不吐不快那樣的情感終於表達了出來,終於把我自己所感動,我的痛苦、我的歡樂和人們共享,這是藝術家最大的幸福、最大的愉快,可以說藝術家最終的目的是這樣。
第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