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10《百家講壇》欄目)
藝術感覺與藝術創造(上)…曹文軒
主講人簡介:
曹文軒,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54年1月生於江蘇鹽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協副主席。主要文學作品集有《憂鬱的田園》、《紅葫蘆》、《薔薇谷》、《追隨永恆》、《三角地》等。長篇小說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根鳥》等。主要學術性著作有《中國80年代文學現象研究》、《第二世界——對文學藝術的哲學解釋》、《20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小說門》等。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軒文集》(9卷)。《紅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說分別翻譯為英、法、日、韓等文字。獲省部級學術獎、文學獎30餘種。其中有宋慶齡文學獎金獎、冰心文學大獎、國家圖書獎、金雞獎最佳編劇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德黑蘭國際電影節“金蝴蝶”獎、北京市文學藝術獎等獎項。#米#花#書#庫# ;http://www。7mihua。com
內容簡介:
感覺是思維的起點。感覺是思維的絕對前提,無論是理性思維還是藝術思維。思維的運轉,依賴於提供經驗材料的感覺。沒有感覺,就沒有經驗材料,而沒有經驗材料,思維的運轉也就失去了推動力。沒有感覺,就沒有顏色、聲音、溫度、氣味、時間和空間,甚至可以說就沒有人類的文明史。細究起來,人類的今天以及擁有今天這樣一個世界,所有一切,從某種意義上說,都來源於感覺。
感覺意識的由來已久,培養了西方人對感覺不斷回味和沉思的習慣,生成了一種普遍的感覺意識,這一點,我們即使在閱讀西方人的學術著作時都能體味到。我們在閱讀康德的《判斷力的批判》和《實用人類學》這樣一些純粹哲學著作時,常常為他那種細緻的、敏感的、清晰的感覺能力而驚歎。比如,他在談到對人類進行研究,將會遇到人的本性自身帶來的困難時說:“那覺察到自己被考察或被試圖研究的人,也許會出現窘迫、難堪之狀,因此他不能表現出自己本來的樣子;或者就會裝模作樣。即使他只想研究自身,那麼首先由於他那通常一旦產生便不容偽裝的情緒衝動,他便進入一種尷尬的處境:當內心衝動在活動時,他不觀察自己,而當他觀察自己時,內心衝動又平息了。”類似於這樣的感覺分析,在西方人的即使十分理性的著作中也到處可見。這一方面說明了他們習慣於對感覺進行省察,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他們自己本人所具有的極為敏銳的感覺能力。
關於理性思維意義上的感覺與藝術思維意義上的感覺的區別,我們是不太注意的。而我認為,這個區別工作非常重要。我們在許多問題上的觀念混亂和錯誤,都與未能對這兩者加以區別有直接關係。
理性思維意義上的感覺屬於真理範疇,具有科學性,它要求這種感覺有最大的可靠性,要求它反饋給意識的資訊符合被感覺物的全部真實。之所以這樣要求,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接近和獲得真理。由於感覺的錯誤,在我們的真理中,有許多偽真理。錯覺經常使人迷途失徑,甚至將人引入歧途。在人類的歷史上,錯覺曾無數次地給人類帶來災難。早在十七世紀,培根就已清楚地看出這一點。他把人的錯覺稱之為“假象的劫持”。一千個詩人會有一千種感覺。理性意義上的感覺的方向是走向“一”,藝術思維意義上的感覺的方向是走向“多”。
12月24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百家講壇》特邀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曹文軒精彩講述《藝術感覺與藝術創造》。敬請關注。
《藝術感覺與藝術創造》(上)(全文)
我今天所講的,不僅僅是一個從事文學研究的人對於文學藝術的理解,更是一個從事文學創作的人對文學藝術的理解。許多看法,來自於我在創作過程中的感受。作為一個寫過不少小說的人,我對藝術感覺的如此在意,純粹是因為我在寫作過程中覺得它實在太重要了。
一。感覺與思維
感覺是思維的起點。感覺是思維的絕對前提,無論是理性思維還是藝術思維。思維的運轉,依賴於提供經驗材料的感覺。沒有感覺,就沒有經驗材料,而沒有經驗材料,思維的運轉也就失去了推動力。沒有感覺,就沒有顏色、聲音、溫度、氣味、時間和空間,甚至可以說就沒有人類的文明史。細究起來,人類的今天以及擁有今天這樣一個世界,所有一切,從某種意義上說,都來源於感覺。因此,感覺是哲學本體論、認識論和人論的最基本命題。奧地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