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頁)
又如他的二胡曲《良宵》,也是很有特點的,《良宵》就是除夕之夜,他跟學生們一起吃了年飯以後,就在二胡上將這首樂曲摸索出來了,實際上是一首即興曲。為這首樂曲他自己寫了一個很簡短的解說。他說現在的胡琴,雖有三把,但是實際上第二把第三把拉出來的還是第一把的旋律,只是高八度而已。他說想寫一首曲子,是在這二胡三把個位上各把位的不同音域和音色,用旋律表現出來。二胡曲《良宵》的創作,就是為了探索這個目的。《良宵》雖然是一個非常短小的樂曲,但是現在流傳很廣,現在小提琴等很多樂器上都用。因為它又短小,曲調又很優美,但實際上作為劉天華來講,他當時也不是隨意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他整個很短暫的藝術生涯裡,他確實始終是充滿著一種創作精神、一種革新的精神,這種精神貫穿在他整個創作生涯裡。
下面,介紹一下他的第三類樂曲。這一類曲子,表現了劉天華他對社會進步和事業發展的一種追求和展望,以及他對事業未來的一種信心。大家都知道,這類作品裡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光明行》。《光明行》創作於1931年,他1932年就故去了。在1931年以前已經成立了一個國樂改進社。他對民族音樂發展有很多想法,並出版了十本《音樂雜誌》。但是後來由於經費的問題,雜誌就出不下去了,因為雜誌出不下去了,等於國樂社也中止了活動。那麼,在這種背景下,他創作了《光明行》。說明他當時在思想上、在藝術上的成熟。就是說他已經不是簡單地就是用《病中吟》這樣的樂曲,來表現自己當時的一些感情。
他在情感的另一面,還有《光明行》等樂曲。大家一聽《光明行》這首樂曲,可能會想到他在事業上是最蓬勃、最發展的時期,但並不是。實際上是他在事業上正好遇到比較大的挫折的時候,他寫了這首樂曲。
這首樂曲在二胡創作上也是非常大膽的。作品有兩個主題,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都不是非常二胡傳統化的,而是具有當時西方音樂、或者說城市的一些軍樂的感覺。比如第一主題中大量的頓音與符點音符進行,第二段雖然是很抒情的,可是你一聽,也是明顯的外來的因素比較多的,這個作品也表現了他創作上的進一步成熟。
這個樂曲應用的曲式是復三部,也是ABA。但是它可以不再現,這種做法在一般專業創作裡是不允許的。如果作品不再現,就形成兩個主題的反覆變奏,這種曲式結構類似我們傳統的纏達,就是兩個主題的不斷地重複和變奏。《光明行》這個樂曲在兩個主題出現的時候,它有轉調,但他應用的轉調,是民間的轉調方法,即用二胡不同的弦法來達到轉調的目的。如用do、sol弦的時候,是D調;用sol、ri弦,就是G調;用la、mi弦,就是F調,等等。它就是應用的換弦方法來達到轉調的目的的,給你感覺有個上下四五度的變化。但是實際上就是說他在處理音樂發展手法方面,已經掌握了一些民間的處理方法。
比如說第二主題的重複變化,這裡面有個si音,第一次主題呈示,這個si音是按照民間的轉調方法即“變宮為角”手法,主題結束時尾部已經轉調了,非常巧妙的轉到上五度宮調。但是到第二次主題出現時候,這個si音就用的西方旋律的手法了,終止在do上。就是這個si、sol、la、si、dol還回到原來調上了,它就處理為導音,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在創作上他已經掌握了民間的這種“變宮為角”到上五度的移宮變調方法,和“以凡代宮”到上四度的移宮變調方法,
劉天華先生他一直在堅持學習民間,比如他的《苦悶之謳》、《悲歌》、《閒居吟》等樂曲裡,都體現有他這種民間移宮變調的方法。
另外,在《光明行》這首曲子裡,大段顫弓的應用是個創造。因為大家知道,二胡的顫弓和小提琴是不一樣的,小提琴它是弓子放在弦上,掌握起來相對就比較容易。而二胡呢,弓子是夾在兩弦之間擦奏的,特別是二胡裡弦的顫弓是比較難的。所以大段落的顫弓演奏,在傳統樂曲裡基本上是沒有的,只有京胡曲《夜深沉》中有一小段,因為,在表演上那個地方有一個擊鼓罵曹樂曲,所以就有段顫弓,但它不是顫弓旋律,它只是有片段顫弓的演奏。在《光明行》樂曲中大段的顫弓應用,從裡弦到外弦,這個技巧在當時來講,是比較難的。五十年代初期,如果能把《光明行》演奏下來就是二胡的最高水平了。跟現在不一樣,現在因為二胡已經往前發展五、六十年,演奏技巧已經很高超了,可是在那個時候,如果說把《光明行》拉下來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