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2/4 頁)
“蜂鳥”就是辛笛的代號,他要求直接交易,買家少花錢,賣家多賣錢,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幾人爭執一會兒,發現沒有好辦法解決,最主要的是,他們拖不起。
遲一天,楊順就有可能把這款膀胱癌藥物賣給其他公司,相信輝瑞,默克,強生應該很願意從羅氏身上咬一塊肉下來。
“蜂鳥說,他已經拿到了全部的資料,楊順沒有註冊過相關專利,這是我們最好的機會。”
“他要價多少?”
“8億美元。”
“what?他怎麼不去搶銀行?”
“蜂鳥知道藥物的真正價值。”
“所以說蜂鳥很聰明,他只做一次,立刻可以變成億萬富翁。”
價格當然可以再談,繞開中間商,8億報價應該可以攔腰斬斷,其實羅氏這邊是心動的,4億就能拿到膀胱癌藥物,比默克的15億歐元要划算得多。
前提條件是,藥物有效。
高層商量了很久,羅氏最終決定鋌而走險,派遣專家團隊前往紅楓。
這種事是見不得光的,考慮到安全性,專家來自一個羅氏控股的獨立實驗室,律師和檢驗師是請來的第三方機構。
這樣可以保證即使事情敗露,也沒人知道買家是誰,商業間諜畢竟是醜聞,對羅氏的聲譽影響很大,誰知道紅楓是不是一個大陷阱?
見對方同意見面,辛笛佈置起來。
他先在紅楓高科技產業園找到一家專業生物檢測機構,租賃了其中兩個實驗室,全封閉式,借用該機構的部分儀器,先期與羅氏的專家共同商議了檢測方案,由羅氏華夏分公司帶著測試材料,實驗動物過來。
膀胱癌細胞測試分兩部分,一個是培養皿觀察細胞,研究理論,另一個是處理移植的膀胱癌動物模型,實踐操作。
至於用在人身上的臨床測試,暫時擱置,人試驗需要的時間太長,雙方都不想拖延,時間越久,越容易出么蛾子。
辛笛請了五天年假,全部待在這家機構,和羅氏的專家一起鎖上門,吃喝拉撒睡都在這裡,所有的通訊儀器全部禁止帶入,任何資料都沒法帶出去。
最主要的是,關鍵步驟是辛笛親自操作,連羅氏專家也被防著一手,他只需要證明有效就行,不需要演示細節,細節要等錢到賬後再轉交。
漫長的五天,每個人都如同煎熬一樣,忐忑不安。
終於,第三方機構給出準確結論,辛笛確實有能力獨立完成膀胱癌動物模型的治療,而且提供的藥物確實對單獨的癌細胞,以及小鼠模型都有良好效果。
這也意味著,雙方有達成交易的基礎。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人類膀胱癌治療沒那麼容易,不是打一針,或者吃點藥,就能好的。
人類膀胱癌治療多半是切除,化療,往往還有尿路感染復發,要經常往膀胱內打藥,所以抗癌藥物很重要,治療手段也很重要。
羅氏的律師代表用這個理由砍價:“最多給你1個億。”
辛笛收拾包裹,談都不談,話都不想和對方說。
羅氏律師將辛笛攔住,又彙報上去,將價格上調到2億。
“你們來之前,我說了8億,你現在說2億?”辛笛冷笑道:“和你們這些沒誠意的人說話,是浪費我的時間,我明天就聯絡輝瑞。”
律師說道:“可你知道多西他賽的治療方法嗎?多西他賽不貴,貴的是治療方案。”
多西他賽是加拿大一家公司的膀胱癌治療方案專利,是羅氏最強的競爭對手,技術最值錢。
辛笛反問道:“所以這就是你們還價的理由?你認為治療方案價值6億?我最後重申一遍,低於5億美元別跟我說話。對不起,我要走了,明天我就要回去上班,過時不候!”
他的強勢是建立在楊順給予的技術力量上,這幾種藥物裡面藏著楊順的一部分變異能力,清除膀胱癌細胞的效率當然高,而且因為禁止帶出實驗室,所有試劑用完銷燬,所以不可能出現洩密。
唬人足夠了,造假更是輕鬆。
羅氏專家團隊早就心動,只是用各種理由砍價。
1億美元是一筆很大數字,羅氏也必須悄悄調動總裁基金才能出這筆錢,回頭還要在公司內部做賬,很麻煩,當然能少一點是一點。
辛笛還是沒能走出去,律師連拉帶拽將他留下。
講道理,擺條件,提要求,拉七扯八,談判談到凌晨時分,呵欠連天,辛笛終於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