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第1/4 頁)
小護士連忙詢問與張天琦夫婦密切接觸過的幾人,果然,又有人發現自己身體好像不對勁。
尤其是張天佑,父親剛去世,大哥大嫂也死在自己面前,自己卻沒有傷感,彷彿中了詛咒一樣,身體還有些亢奮。
等二伯張天佑把自己的奇怪感覺說出來,小護士暗叫不好。
她躲在房間,打電話給自己的一個流行病醫生朋友,結結巴巴問怎麼辦,是不是港島禽流感爆發了。
朋友很慎重,問清楚後,小心安撫著她。
一個小時後,來自縣城的醫生車隊,警車,防化快速部隊,將漁村包圍,扣住上百個正在吃飯的鄉親。
帶頭的人穿著防化服,戴著呼吸面罩,揮手道:“全部控制住,每個人都檢查!”
華夏的流行病預防工作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他們設定了一套快速反應機制,從2003年那次開始,華夏吃一塹,長一智,最近十年以內,都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流行性疾病。
流行疾病最困難的就是預防。
這種事情吃力不討好,就像各種重大危險事件一樣,防範於未然,兢兢業業做了多少年預防,沒出一起事故,可是外界看不到你做出的成績。
而一旦爆發大問題,救援隊上場,領導指揮,造成多少巨大損失都無所謂,但媒體一定會記住這些參加救援的英雄人物,記大功一件。
這種制度被人詬病了無數年,幸虧華夏衛生系統有一些強勢的官員,堅持流行病預防工作,cdc華夏疾控中心這十幾年一直在保衛著華夏老百姓。
比如現在,小護士電話打過來,醫生朋友立刻意識到不對勁,連忙通知相關單位,疾控中心向縣醫院核實後,立刻派遣警方多部門參與協作,先把人控制起來再說。
“誰是張曼?”
防化服的領導舉著擴音器大聲問道。
小護士連忙站出來,旁邊幾個全面保護的醫生趕緊上前,將她帶到旁邊,仔細檢查和詢問。
“你趕緊將鄉親們的名單列出來,讓主家對照名單,找到這幾天來過,但今天不在場的所有人。”
“好……好的,真的是禽流感嗎?”
“不好說,所以要把所有人都叫回來,免得擴散出去。另外,張天琦夫婦的屍體我們要帶回去化驗,希望你們配合,做好家屬的安撫工作。”
“我不想死……救救我們……”
小護士張曼看到全副武裝的疾控人員,從內心深處感到畏懼,她在讀衛校時,就聽老師說過2003年那次,醫護人員死亡率是最高的,因為接觸病人最多。
白大褂領導鄭重承諾:“放心,我們會努力救活每一個人。”
漁村這邊好說,鄉親們吃白事宴席要吃七天,今天大部分在場,那些膽子小的漏網之魚,還有這幾天接觸過的人,也全部被叫了回來。
疾控中心帶走張天琦夫婦的屍體後,立刻進行解剖檢測。
只是檢測結果需要時間,至少72小時才有結果,誰都說不清楚這究竟是什麼病,沒拿到準確的報告。
任何流行病要想根治解決,必須找到根源,否則救治速度永遠趕不上傳播速度。
cdc華夏疾控中心,30多歲的陳建寧醫生正常上班。
主任將他喊到辦公室裡,下達命令:“我們要你立刻去一趟港島,調查一週前張天琦夫婦乘坐的航班。港島疾控中心的人會蒐集最近幾天的突發死亡事件,配合你的調查,希望你能找到之間的聯絡。”
“明白。”
陳建寧收到任務,5個小時後就到達港島。
港島疾控中心的響應速度非常快,因為這幾年禽流感,他們與cdc時刻保持著緊密聯絡,很快就將最近這幾天港島地區的疑似病例統計出來。
港島這幾天死亡8人,疑似病例25人,病症全部相同,畏寒,咳嗽,神經亢奮,呼吸困難,由於港島人口的流動性非常強,他們根本就追蹤不了所有人的去向,不敢100%保證所有病人都在控制之中。
這兩天,陳建寧調取機場的監控錄影,調取該航班大部分可疑人士入住的賓館錄影。
他們將這些病例排列出來,發現張天琦夫婦是最早發病的人,按道理來說他們倆才是病毒的源頭。
“張天琦夫婦所在的航班有500多人,他們大部分都融入到港島,少部分人經港島轉機,去了東南亞等國,還有回鎂國的,名單分別是這些。”
“我們問過鎂國方面,西海岸疾病中心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