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4/4 頁)
子戰鬥,我在後方助你一臂之力!”
第142章 何須向你解釋(求訂閱)
第二天,陳浩電話聯絡上師兄葉青,提起新化合物的事,一個止痛關鍵字,就勾起對方的興趣。
葉教授提出見面聊,疼痛和神經醫學最喜歡這種高效低毒化合物了雖然美紗酮也是讀品,但在醫者手裡,就是救人的良藥,說不定cat…酮更有趣。
楊順開車過去,陳浩在路上簡單介紹:“葉青是杜克大學醫學博士,那裡是鎂國第三大的生物醫學科技產業園,前年響應國家號召,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你知道他在國內學術界的地位嗎?”
“您給介紹一下。”
楊順不太懂,陳浩就給他劃分了幾個級別。
第一級,是科學院,工程院的院士。
第二級,兩院候補院士,973專案首席,863專案首席,千人計劃,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各個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重點研究基地的學術帶頭人。
第三級,就是青年千人了,中央財政撥款,國家每年出錢補貼400個歸國的海外優秀人才,年齡不超過40歲。
這一批人的學術實力非常強,比如葉青,擁有國際視野,回國後為了往第二級爬,有非常強烈的sci論文發表衝動,很有幹勁。
陳浩說道:“所以,這次合作,藥品利益上面我們可以佔大頭,但學術上,你要讓一塊出來給他。”
楊順好奇了:“他要通訊作者?”
“這個不至於,但你也不要爭通訊作者,最好你們倆並列第一作者,他排在你前面。”
“可以,我能接受,我也不敢把名字排在教授前面啊,別人會說我不懂事。”
論文裡面,通訊作者是大老闆,蔣先生那種級別,立項下命令。
第一作者是b哥,十三妹這種堂口老大,執行大老闆的命令,帶隊做事。
第二作者就是陳浩南這類人了,帶著山雞,大天二他們在底層打拼,被人砍死了還沒人知道,有些人想留個名都不行。
學術江湖裡,大家一般只認通訊作者,很少提到第一作者,聊起天來,都是這樣的:“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