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是大唐的福都被她享盡了嗎,才有今日的祿山之亂,潼關不守,帝幸成都,才有今日這六軍徘徊持戟不進的馬嵬驛;才有今日這條絕命的白綾。
“世間已不能容我,我的命若能換回三郎的昔日江山,雖死無憾,三郎保重。。。。。。 ”
三郎早已掩面退卻泣不成聲,那個潞州指點大唐江山的少年英雄已不復見一點影子!良馬知人心,也痛得嘶鳴著在原地踏踏迴旋不肯離去,眼見得人間這創不過去的生死關隘。天也綿綿而泣,細雨如織。
等隆基再回首時,只看到了一支孤零零的花鈿躺在雨裡,一如玉環。那鈿是玉環冊封為貴妃時明皇親手所賜,名字叫做“金步搖”。
六軍在前,他仰天長呼“九齡安在!我聽九齡之言,不至於此!”他在馬上索長笛而吹,曲成,潸然流涕。張九齡為相時,曾於開元中預察安祿山必反,密奏玄宗誅殺他,豈料玄宗大怒,不久九齡遭貶,鬱郁而死於謫任之地。今日玄宗呼嚎,張九齡已長眠時久。玄宗悵然涕泣不止,遂做《謫仙怨》,以悼九齡。思之,悔之,念之。
奈何隆基彼時早已不是英雄,思良將何為?!只是這《謫仙怨》滿耳孤涼,感動了世人,從此廣傳民間。
雨下大了; 丟了玉環的明皇西南入蜀,經過一個斜谷棧道,雨中聞鈴,鈴音與山相應。帝念玉環,採其聲為《雨霖鈴》曲,天地荒蠻,相見無望,四顧淒涼,以曲寄長恨。《雨霖鈴》曲牌遂由此始。
歷史若能重演,玉環若能有如此心機與膽力作最後一博,不知可不可以挽住一切:
馬嵬坡前她看到三郎痛得掩泣的樣子,她奔到他的馬前扶了他的馬轡,告訴他,她也一樣痛一樣捨不得。她要說服他,讓他放棄這風雨飄搖的末路江山,雨中與她並騎而去,從此離了這既愛又恨的大唐長安城,安於一隅,做生生世世的二人夫妻。她們還沒有愛夠,還沒有活夠。
是他身邊這些公卿將相讓她明白,多少天意人事、大唐氣運原本是擔在她一個弱女子的肩上,真是笑話!盛唐已怒放在開元的治世中,氣數凋零,終將萎謝。會做女人會為人婦難道也是一種錯誤?怪就怪在她沒有攤上一個好哥哥,若楊國忠善謀如張九齡,誰又能阻礙了她與三郎恩愛萬年。
“照夜白”噴著咻咻的鼻息,亦或明白: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這寶馬與主人生死相托、緣份一場,結局也不過如此。它一定能感覺到緣盡將散,終要各歸來時路。
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這唐人鄭畋的詩寫得好古怪。像是在說玄宗由西蜀再回長安,是用楊妃的死換來的,雖然他恩愛難忘,但是他當年在馬嵬驛的決定是聖明的,與景陽宮的陳後主不可比。
“景陽宮井”用的是陳後主的故事。當隋兵打進金陵,陳後主和他的寵妃張麗華藏在景陽宮井內,一同作了隋兵的俘虜。
這詩我最不明白的是詩人是在褒還是在諷。楊妃的死對玄宗是沒有意義的,玄宗不過拿她心愛的女人的命做了一下姿態,無論她死亦不死,那個大唐的明皇自他逃奔蜀之時已不復存在了,大唐天下不落入安祿山之手,太子也會有所動作,斷斷已不是他的了,他還要逼死玉環做什麼。
沒過多久,肅宗李亨在靈武登了基,只給在蜀的明皇送了個信,還好,不管是哪個,這大唐終於又有了脊樑骨。只是隆基落得個:
馬嵬西去路,愁來無會處,淚滿關山。
空有羅囊遺恨,錦襪傳看。
玉笛聲沉,樓頭月下,金釵信杳,天上人間。
幾度秋風渭水,落葉長安。
從此大唐的明皇在長安的西宮南內過著近乎幽禁的太上皇的日子,每日裡悽對池蓮夏開,宮槐秋落。幸好還有玉環舊日侍女紅桃依舊在,歌起當年玉環親制的曲子《涼州詞》,曲終之時還有個人在身邊陪著相對淚悲慼。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二 爭如我解語花(4)
玉環的死給明皇帶來了什麼呢。
明皇當年若在馬嵬驛傳下詔書禪位太子,從此不問天下事,他照樣可做他的太上皇,是不是能保全他的玉環呢。只是那隆基心有不甘吧,男人從來就是隻愛江山,舍了一個女人,討回來哪怕一點點險勝的機會,也從不放棄。
三 會向瑤臺月下逢(圖)(1)
這一刻大唐正怒放著,一如興慶宮內沉香亭畔的牡丹。看到這幅畫,我驚奇我所愛的唐時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