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這也是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的源頭。
“朝廷也已經頒佈法令,從今日起凡是引用的水都要燒開了才能喝,以而避涼水中的病氣,不過燒水是要柴火的,那些家中原有的柴火估計也都浸泡的不能用了,還要重新劈砍,都是麻煩的事情。”
吳有性聽著吳無玥的話,只能微微搖頭,不要看南這個地方繁華,但是它的繁華只是屬於一小部分人。大多數的百姓在太平時節還能過下去,可是當大災忽到毀壞了他們的一切,以後的生活對於活下來的人,也許是另一種苦難。
南方有海嘯,北方的日子也一樣難熬。六月以來少見雨水,等到了七月下旬的時候,整個畿輔京師周圍一帶都沒有下過雨,大旱的陰影籠罩在北方各地,京師周圍的赤地千里成了無法避免的惡夢。
而往西北那裡看,陝西等地在大旱下的顆粒無收已經可以預見,大旱過後是大飢的命運也避無可避。
溫體仁這兩天是腦袋都要大了,沒有一封奏摺不是來要糧食的,大家都已經做了最壞的準備,照這樣子下去,今年秋天的時候,糧食的產糧估計能夠餬口就不錯了。南方被淹了,北方乾裂了土地,四處都需要朝廷的救濟,去年從藩王那裡好不容易拿來的一些糧食,今年就要去了四成。“皇上,這裡是各地預估的糧食救濟份額。臣與畢大人已經計算過了,按照這個份額髮放下去,是目前朝廷能承受的最大數了。要是再多一些,今後幾年的情況就都控制不住了。”
“你放著,等下朕仔細看。比起能拿出多少的糧食來賑災,眼下朕更加關心有到底有多少糧食真的能夠被災民領到,而不是有人從中發了災難財,中飽私囊了!”朱由檢剛剛看的奏摺是江南那裡錦衣衛的調查結果。讓那群官員修個水利,也過去有小半年了,居然還是動也沒有動過,才讓這次的災情那樣的慘烈,所有的洩。洪裝置幾乎都處在半癱瘓的狀態,根本就是讓百姓以血肉之軀面對來勢兇猛的洪災。
☆、第六十四章
江南官場的複雜由來以久,可以說自從那裡成為了繁華之地後,這種水中摸魚的事情就沒有停止過,那裡會是朝堂上幾個派系鬥爭的縮影之地,如果有一個手段狠辣的人坐鎮江南那多少還能緩解一下。但到了明朝的這個時期,江南的問題已經算不上大問題。因為那裡相對民生穩定,工商業繁華,沒有誰要揭。竿。而。起,比起日益看不到緩解希望的北方,江南算是偏安一隅。
當然這次的海嘯帶來的大難,是誰也沒有料想到的。
說來南澇北旱一直是朝廷要正視的兩大難題,面對旱災這個年代不可能南水北調,所以更加棘手,而面對洪災則已經有了前人的獻策,那就是修築水利工程。比如說這次遭難的杭州,在錢塘江的邊上,東苕溪的右岸大堤有一個西險大塘,始建於東漢,在宋朝完工,這段綿延千里的堤壩,是杭州北部至關重要的安全屏障。
“萬曆年的時候,這個堤壩修補過幾次,但裡水位高、汛期中也不穩定,不是一次出現了淹沒農田的事情。朕在年前的時候已經說過讓他們重新勘察,要是有什麼漏洞要及時地補上,不要等出了大事,那就為時已晚了。這次海嘯蕭山一帶直面衝擊,因為那裡是臨海避無可避,但杭州一帶呢?!要不是水路被泥沙擁堵,會造成那麼大的損失嗎!”
朱由檢最生氣的地方還不止於此,明朝與以往的歷朝歷代不一樣。從明成祖之後,南京這個曾經的首都沒有被廢棄,南京城裡面還有一個六部,設六部尚書與侍郎職位,雖然那裡的官員多半沒有實權,但沒有實權這樣的事情是相對而言的,除了南京禮部之外,其他五部根本不能說沒有實權。
南京戶部徵收南直隸以及浙江、江西、湖廣諸省的稅糧,還負責漕運、全國鹽引勘合,可以說大明一半的稅收都是從那裡來的。同樣,兩淮地區官員六年一度的京察考功,是南京吏部負責,北京吏部不得干涉。
南京戶部的責任以後再說,但是江南的水利到了這樣的程度,南京吏部官員沒有查出一點問題,還有南京工部就像對民生工程瞎眼了,這樣的問題居然視而不見。
倒黴終於是別人了,溫體仁不厚道地想,他也不可能做什麼兔死狐悲狀,南邊那一塊對於京城這裡的政令充耳不聞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從前只要能把稅糧收上來,一般來說,京城這頭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誰讓這次出了大難,南方這幾百年都沒有受過這種罪了,皇上藉著這個由頭要下手,他只能說是個好時候。
“臣已經把江南這些年的資料調出來,好好調查一番。”
“不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