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4/4 頁)
一份公文投來,只是當時竟無人提及。這 其中的緣由,孫預猜著八九分,再加上今日的動靜,便是十分確定。如果常玄成必懲,其罪可大可小,一旦罰了,作為君王的面子擺不住。而若要從中開脫,必會翻 到前案,這一牽連,只怕自己的三叔也會給扯進去。
此時左諫議大夫文彰鄴已出列相駁,〃臣以左丞大人此言差矣。臣聞古語有云:'功不當其事, 事不當其言,則誅。'常玄成違制矯詔,以錯行始,縱後微建薄功,然情何順而不可徇。今碧落新法方由皇上著楚宋二大人修定,正當立民立信之際。必當有法因 循,違法相究。正如正卿大人所言,聖上新法始頒,當取信於民。〃
〃文大人話只講了一半,'功不當其事,事不當其言,則誅。'可今常將軍卻是'功當其事,事當其言'非但無理可誅,且有理當賞。將軍遠在邊塞,戰機一現不可再求,他當機立斷,發兵相救,守住邊關,阻劫敵虜,正是將士之本責。何罪之有?〃水揚波淺淺淡淡地又駁了回去。
文彰鄴一噎,隨即又想反駁,卻被媯語揚手止住,〃攝政王有何高見?〃
〃聖主不以纖惡蓋大善。臣以為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邊關戰事若須事事稟聖而方可定奪,則將者何用?〃孫預說得溫溫吞吞,但其平緩的語勢中自有高屋建瓴的凌厲。
媯語輕輕將眉挑著,微沁的笑意鋪在眼角,溫潤如玉。〃愛卿所言有理。太傅?〃
孫預聽得這一聲相詢,卻是在心底暗笑了聲。這一手棋,她下得漂亮!
聞 君祥雖與常玄成有隙,但眼著著兒子都出言相助,便也不再為難,更何況,今日他出言相救,不過是順水人情,但在朝官眼中,卻是他聞君祥不計前嫌,以公為上。 如此一舉兩得之事,他又何樂而不為呢?想停當後,他便穩如泰山地答道:〃古語有道:凡戰之道,未戰養其財,將戰養其力,既戰養其氣,既勝養其心。今匈奴兵 犯北防,一路勢如破竹,國近於危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