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4/4 頁)
命之人,但又自恃博覽群書,自號'拋書人',現在聽聞有一新書,自然興致昂然。
〃正是。〃木清嘉微仰起頭,神色間略帶孺慕之思,〃賢弟不知,大人是在下生平最為景仰的人之一,那本親輯史論,語語中的,上述君王之政,下評百官之行,有海納百川,博貫古今之識見。〃
覃思一怔,他自是知曉,依木清嘉為人,斷不會輕易捧吹某人,必定那人有過人之處,才使得他傾心相贊。只是,好像並未聽人說起過嶽穹有如此才名呀。
木清嘉見他這副神情,亦猜到他心中所想,便又道了句,〃恩師不喜張揚,故只作家錄,並不曾見傳於世。〃
此語一出,說得覃思面上微微一紅,自己如此招搖,這隱喻的豈不是他?當下不再言語,只嗯嗯應了兩聲,仍往前走。好在闈場已到,二人便也再無時間說話,入了試場,心思一定,便待發卷應試。
此 次春闈意義重大,人人都吃其斤兩,項平更是不敢怠慢,與禮部各員初評之後,便將議定中了進士的卷再呈御覽,以定三甲。這中間還稍稍出了點變故,好在項平臨 入宮前又將卷子細看了一遍,方發現獨獨少了烏州士子覃思。急回去尋,他心中亦略略有所知覺,禮部多有聞氏之黨,這覃思狂狷疏蕩,與聞諳自有過節,此番少了 覃思之卷,必是要拖他下水,由他出面頂著。項平心中暗恨,但一時間急尋又尋之不著,料想必是教人給毀了。他滿頭冷汗,也顧不得誤不誤面聖的時辰,忙自己研 墨。虧得他記性超絕,過目不忘,也虧得覃思文章的確了得,讓人記憶深刻,這一番默錄出來,也絲毫無差。項平還特意改了筆跡,待謄完,他也籲出了一口寒氣, 匆匆趕去安元殿。
三月十五,項平剛吩咐署官將各部呈上的卷宗分門別類,宮裡就來人傳召。項平心中有底,便隨了人入宮。直至入宮由知雲帶往禁宮東頭走時,他才略帶訝異地起了個話頭,〃公公,皇上不在安元殿麼?〃
知雲回頭一笑,〃回大人,皇上正在桃塘。三月天,還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