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頁)
而去。
曾子豫可以感覺得到,韓廷軒那臨去時的最後一眼,還有從他口中吐出的那兩個字,分明就是在說,這一別去,從此之後,他們倆人就不再是朋友了。
對於這一點,曾子豫並不驚訝,但卻有些說不出的無奈與悲哀。
也或者,他們從一開始就不該是朋友。
因為從一開始,他們倆人踏上的就是一條背道而馳的道路,方向相背,只會愈走愈遠,永無交集。
而有一天,當他們相遇的時候,很可能就是他們站在不同的對立面上,以敵對的姿態,最終對決的時刻。
他從一開始就知道,這一天終會來臨的。
但他卻無法想象,當那一天最終來臨的時候,他能不能做到將昔日的朋友、而今的敵人,冷酷無情地斬殺於自己的劍下。
一、高處不勝寒
一、高處不勝寒
“退朝……”
隨著大殿之上掌璽內侍的一聲長喝,分立兩列的文武百官開始緩緩地魚貫而行,退出崇明殿外。
端王君宇琤赫然也跟隨在佇列之中緩緩而行。
平時一向告病從不上朝的端王,今天竟是極為難得地上了回早朝。君宇琤一邊緩緩走著,一邊不由得回想起,當自己一大早施施然地出現在崇明大殿之中的時候,周圍大臣所紛紛投來的那些帶著詫異與不解的眼光。他大致可以猜得出來,那些大臣們想必都在暗自思忖著今天可是颳了什麼邪風,這個不理朝政、只知尋花問柳的風流王爺居然也來上朝了?
君宇琤想著,俊朗的臉容上泛起了一絲微不可察的淡淡笑意,極是優雅地輕輕撫了撫衣袖,似是要拂去衣上的塵埃,同時腳步未停地,悠悠然向著殿外踱了出去。
方才早朝之上那彷彿萬鈞雷霆將要當頭擊下時令人不由心悸窒息的低壓,此時此刻似乎還籠罩在這個大殿之中尚未散去。這一點從陸陸續續向外退出的眾位大臣的臉色上就能看得出來,眾人的臉色都象是霜打過了似的,極是難看,凝重陰沉得彷彿要滴出水來。而且一改往日散朝時的三兩成群,而都是緘默不語,誰也不與誰搭話,就算是有人偶爾彼此間目光交匯,也只是快速地交換著隱晦難明的眼神。
這一切都看在君宇琤的眼裡,大臣們這樣的反應也都在他的預想之中。要知道,這些身居高位並且能夠屹立於朝堂之中的哪一個不是人中之精?適才早朝之上所發生的那一幕,想必已經讓他們敏感地嗅出了其中極不尋常的氣味。所以儘管此刻看起來似乎是風平浪靜,一派平和,其實卻是有如一方巨石被投入了深潭,表面上濺起的水花不大,但潭底深處卻是在無聲地形成著極為可怕的旋渦,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端王殿下請留步。”
君宇琤正緩步走著,走出殿外還沒有多遠,後面就快步追上來一個小內侍。
君宇琤轉身,認出了是君宇珩身邊的內侍小福子,投過去一個詢問的眼神,“何事?”
“端王殿下,睿王殿下有請。”小福子擺了擺手中的拂塵,打了一躬,必恭必敬細聲地道。
君宇琤聞言微微頷首,神情極是平淡。然而沒有人知道,他放在袖袍下的手卻是情不自禁地握緊了。
※※※ ※※※
在整個早朝的過程之中,小皇帝一直緊繃著小臉,面沉如水。他只有用力地握手成拳才能讓自己一直端坐在龍椅之上,而沒有失去儀態地在大殿之上發出質問的聲音。
但是下朝之後,看著朝臣們陸續退去,他卻是再也忍不住了,“噌”地一下子從御座上站了起來,急急地向著君宇珩發問,清脆的聲音顯得有些尖銳,“皇叔,這些都是真的嗎?為什麼會有三位御史一同彈劾外公?我不相信外公會犯下如此之多的重罪。”
年紀尚幼的他此刻也無法分清自己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情緒,又象是憤怒,又象是急躁,又象是疑惑不解,又象是在害怕著什麼。
他玉雪可愛的小臉上那如同紅蘋果般的顏色此時已是褪盡,睜著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君宇珩,在不安地等待著君宇珩的回答。
“陛下剛才也應該聽到了,是真是假,只有徹察過後方才知道。若是假,定當還蘇老太傅一個清白,治御史不察誣告之罪;若是真,自當以國法量刑定罪,嚴懲不貸。”君宇珩靜靜地看著小皇帝,不急不緩地說道,淡定的臉容之上並無其它的表情。
“可是……”小皇帝開口還想再說什麼,卻已是被君宇珩截住打斷了。
“陛下還是快些回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