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原子為單位,將鐵以外的物質提純出去。他初中時候的物理課,第一結課講擴散的時候,老師就拿出一樣東西,給大家做了最直白的演示:把一塊鉛和一塊銅壓在一起,放置了一段時間,然後橫切一刀,看那中間的斷口,是個什麼樣子。
陳弈看得清清楚楚,那邊緣原本切得整整齊齊,又打磨的十分光潔的兩個平面,如今互相滲透,中間有一大塊,看不清是黃銅,還是那青白的鉛。
除此之外,在教科書的最後彩頁上,也有圖片對比。把鉛和金各一塊放在一起,緊密結合,放置一年以後,再去看結合的那個部位。也是很清晰的可以看到,變得界限不再分明,說明固體之間也有擴散現象。
而雜質和鐵之間,肯定也有相同的現象,他現在的感知,根本做不到那麼精細。
最終,他只是大概將鐵珠當中雜質比較多的部分,一小團一小團的包裹在一起,然後向著一個方向推動,爭取將絕大多數雜質控制在一個小範圍之內,最後只要分離這一小部分,就可以達到清除雜質的目的了。
不過,陳弈沒有想到的是,即便如此,提純這種工作,也是很消耗能力的。畢竟在固體內部進行運動,可不比在水中操縱一些離子容易,最終整整一天,陳弈都一直在和一顆小鐵珠裡面的雜質叫真,可直到熱流耗盡,精疲力竭的感覺湧上心頭,也沒有完成。
於是陳弈便把整個重心,都投入到提純鐵這項工作當中去,在第三天早晨,他終於將一顆小鐵珠內絕大多數的雜質分離出來,控制著鐵塊一分為二,變成一大一小兩個鐵珠,大的那個顏色暗淡,表面粗糙,小的這個則光潔圓潤,銀白色的表面,光亮的可以透出陳弈的人影來,顯然並不是純鐵,而是某種鐵合金的顏色。
陳弈拿起提純過的小鐵珠仔細觀察,把遍佈雜質的大號鐵珠隨手扔進抽屜裡,他可不敢把這個還殘留著一些超能力,散發出不明訊號的鐵珠扔到垃圾桶裡,萬一倒垃圾的時候被發現也就麻煩了,他倒是已經確定,只要相隔十多米,或者中間有一堵牆,他對於那個不明訊號的感知就會大幅度降低,就好像X光遇到鉛板,會大幅度衰減一樣。
之後幾天,陳弈先後又提純了三顆小鐵珠,每一顆都比上一顆要大一點,也可以感受得到的更加光潔,似乎向著某個質地不錯的合金的方向,更近了一步。
第七章 第一枚戒指和一把短弓
不過相對於這些,陳弈收穫最大的,是他對於力量的控制能力。雖然他的能力總量並不是很強大,卻有一個遠遠超過他能力其他方面強度綜合的優勢,那就是精準。這次提純小鐵珠,雖然在體力方面受到限制,不能夠獲得更好的效率;不過質量方面,確實以一種看得見的程度,在進步。
早在陳弈提純小鐵珠,熱流耗盡的那一天,陳弈就向自家老爸討要了一把手術剪刀。如今已經過去好幾天,陳爸倒是把終於把手術剪刀拿了回來。這把剪刀看來有點年頭了,螺絲也鬆鬆跨跨,估計距離報廢也差不多了。估計若非如此,以陳爸的性格,也不會把它帶回家來。
好在陳弈的打算,是用這把剪刀當做材料,他打算趕在假期結束之前,用一把不鏽鋼手術剪刀的一部分,製作一枚戒指。
在陳弈的設計當中,戒指是由七條幼細的金屬絲,相互纏繞成一個環形。內部鏤空,外面再加上一些拉丁文的字母,進行裝飾。
材料不過是普通的不鏽鋼,工藝方面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出彩之處,然而七根細小的鐵絲相互纏繞之後,在極其細小的空間裡,圍成了一個鏤空管道,這種比較精準的控制,對於陳弈來說,還是很費力氣的。
這一枚戒指本身很細小,用不了多少鋼鐵,一把剪刀不過用了十分之一的材料。可花紋卻很非功夫,足足花了陳弈足足三天的時間。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戒指設計的高精度,帶來的加工負擔。不過這枚戒指製作完畢之後,陳弈感覺自己對金屬的感知和親和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除了測試自己的能力和製作戒指的之外,當陳弈的傷勢好了一些以後,他就第二次開工製作模型了。這一次他要製作的,是來自機動武鬥傳G系列的主角機體,神高達。
上一次選擇獨角獸高達,是因為那是最新出的機體,賣得很好,而且結構比較方正,適合自己去進行基礎的嘗試。
這一次選擇神高達,外形雖然簡單,但是弧面和曲面佔據了絕大多數,對於打磨來說,是個小小的挑戰。另外一重原因,是這臺機子在某個模型論壇上,不少人都在罵電鍍版的成品效果不佳,他想到自己的金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