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饒,雖有些被逼迫之感,但面子上圓了,臺階也找到了,孟老太太也不想把事情鬧大,親自扶起謝氏安慰了兩句,“孩子的好壞哪由你一個人定的了,你這話莫不是也指責老太爺和二爺教女不當?”謝氏趕忙搖頭否認,老太太拍了拍謝氏的手,嘆了口氣撫慰道,“你當媳婦這麼多年,盡心盡力,恭敬孝順,我還能不知道麼?要是把你發還回去,你讓我再去哪兒找這麼好一個兒媳、給二爺找這麼個賢惠的妻子,給孩子們找這麼個慈祥的母親回來?你這不是要了我的老命了嘛?純娘啊……”
老太太一席話說的謝氏紅了眼眶,哽咽著給老太太賠不是。
眼見安撫了謝氏,老太太心知這孫女是重罰不得,只得做做表面樣子,罰了宜珈抄寫《孝經》三遍,一天不許吃飯。
宜珈心裡吐了吐舌頭,抄書就抄書吧,上輩子古文還抄少了不成?
這件事兒看上去到此就結束了,可這產生的影響卻比她想的大得多——至少今天在場的孟家姑娘們出嫁後,心底都牢牢記住了六姑娘的這番話,並背誦默寫給未來夫婿知曉,姑奶奶們的女兒們也秉承了她們姨母的彪悍思想,代代相傳。
而遠的不說,當晚宜珈的豪言壯語就傳遍了全府。孟老太爺聽後認真想了想,吩咐奴才去後院傳了話——第一,《孝經》抄寫多加七遍,湊滿十本!第二,過兩天讓六姑娘跟著三姑娘和五姑娘去孟家東林書院的分校——東林女院上課。前一條讓宜珈淚流滿面,後一條就讓宜珈從地獄爬回天堂,她到上小學的年級了!
要說孟家在京城的東林書院號稱小國子監,凡在孟家書院裡呆過的學生十有八九能中個進士,雖然中舉的年齡差異頗大。雖然孟老太爺自個兒沒女兒,但自從大孫女降世以來就一直籌劃著辦個女院來教導孟家的閨女們,多年努力下東林女院如今已小有氣候,孟宜瓊等第一批學生已經畢業回家等著嫁人了,老爺子規定,但凡年滿十歲的世家貴女皆能入院學習,因著宜珈的特殊表現,老爺子這會兒開了後門——二奶奶,收拾包袱送宜珈上學去吧!
31、六丫上學 。。。
謝氏得知宜珈要提前上學的訊息後,馬不停蹄的給女兒裝備起來,筆是善璉湖筆,墨是屯溪徽墨,紙是涇縣宣紙,硯是龍尾歙硯,文具齊全、質地精良,不過分奢華也不會讓人輕易小瞧了去,課本之類的必需品更是不用說,照著五姑娘宜璐全套備齊了。
書生除了書本之外,必須裝備之一還有書童一枚,謝氏本想著女兒還小,培養心腹丫鬟為時尚早,可如今被公公一句話打亂了方寸——短短十來天時間讓她去哪兒找個品學兼優忠心不二又聰慧機靈的完美丫頭來?忙得腳不沾地的二奶奶急得嘴角都長泡了,最後只好從她孃家帶來的家生子裡挑了一直在她身邊服侍的二等丫鬟杭白,暫代書童一直看著宜珈。敲定人選後的二奶奶歇了口氣,拿出筆在備忘錄上添了一筆——大女兒及笄禮後得記得給小女兒挑丫鬟!忠心可靠的奴才要從小培養……
當事人孟宜珈抓緊最後的美好時光使勁倒騰,除了沒能上樹下河,花園子裡竟是她揪突的花杆子。穿越女一弄就成的鳳仙花指甲油怎麼做來著?用來抓住男主男配胃的花瓣糕怎麼搞來著?奠定創業基金騙取少女荷包的各色香水到底是怎麼弄出來的?宜珈的十萬個為什麼好奇精神和理工科背景培養了她動手實驗的好習慣,雖然其結果往往慘不忍睹:滿園光禿禿的花莖和老太太暴起的神經;一次性指甲油一罐——每次洗手附送一臉盆五顏六色的顏料水;還有致使七姑娘過敏全身長紅點子的香露一瓶。最後還想出花招的宜珈被二奶奶武力鎮壓,得,老實預習功課去吧。
雞飛狗跳的除了宜珈之外,還有大房的母女倆。照理說,離及笄尚有一年之久的二姑娘宜琬理應繼續去東林女院讀書上課,可大太太卻向孟老太太打了報告,申請領著女兒去大覺寺給她死了十五年的老爹誦經超度——離孟家大爺的祭日還有整整一百來天啊!
大太太閔氏聲淚俱下,又是思念亡夫一人在九泉之下無人祭奠於心不忍,又是女兒就快長大成人前去看望父親的次數寥寥無幾。孟老太太剛答應了考慮,閔氏就天天跑老太太跟前回憶丈夫,唸的老太太心裡也怪難受的,於是點頭放行讓母女倆看她兒子去了。
謝氏忙自家的事兒都忙不過來了,對大嫂去追憶先夫的舉動雖然有所疑惑卻也沒放在心上,她怎麼會想到閔氏在嫂子的教唆下已壞了心肝,打定主意跟二房作對了!
這一天,天剛矇矇亮,孟家正廳裡照例的站著兩排人。男左女右,左邊是以大少爺為首的孟家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